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动态

旗下栏目: 动态 建材 趋势 市场

齐齐迈进5000亿 今日房企大佬也要面对“转型焦虑”(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9-21
摘要:2013年,万科开始在住宅领域之外四处出击,在“城市配套服务商”的新定位下发展社区商业,进军金融领域,探索新的养老模式等;2015年,万科总裁郁亮又披露未来10年的业务版图构想:“三好住宅”(好房子、好服务、好

2013年,万科开始在住宅领域之外四处出击,在“城市配套服务商”的新定位下发展社区商业,进军金融领域,探索新的养老模式等;2015年,万科总裁郁亮又披露未来10年的业务版图构想:“三好住宅”(好房子、好服务、好社区)+“城市配套服务商”,同时在这一年里,“顺应互联网时代”也成为战略转型重点思路。

作为该战略构想的落地,万科还拿出“八爪鱼”战略——以万科家、万科云、万科驿、万科派、万科塾、万科广场、万科里、万科悦,从住宅到公寓、商业到教育、养老等着手,搭建一个完整的商业生态系统。

2017年,转型多年的万科,又进一步将自身定位升级为“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在巩固住宅开发和物业服务固有优势的基础上,业务延伸至商业开发和运营、物流仓储服务、租赁住宅、产业城镇、冰雪度假、养老、教育等领域。

忧患如万科,也面临转型焦虑。在6月份的股东大会上,万科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祝九胜用了“不尽如人意”评价万科多元化业务的回报水平;2018年10月,郁亮对已有战略进行首次检讨,提出要将万科现有业务收敛和聚焦,投入和产出严重不匹配、风险和收益严重不匹配的业务必须调整。

在此逻辑下,万科提出“基本盘”——“我们先在最基本的业务上深化对商业逻辑的理解、练好经营管理的内功,才能为转型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在2018年年报中,“基本盘”被指为2019年最重要的词汇。

目前,万科在地产开发之外的主要布局为长租公寓—“泊寓”、商业运营—“印力集团”,物业—“万科物业”,物流—“万玮物流”,文旅—”冰雪度假”这几大板块。截至2019年上半年,万科实现营业收入1393.2亿元,同比增长31.5%,但来自房地产业务的结算收入比例为95.5%,与去年基本持平。

观察

窥一斑而知全豹 摸索之路 还要继续走

受篇幅所限,稿件无法尽数描绘出国内房企转型众生相,不过当完成对上述行业龙头们的转型思路探究,想必其余也是“窥一斑而知全豹”,他们财大气粗,人才队伍庞大,同时手握其他同行艳羡的资源,当他们还“玩不转”时,其他同行也很难“玩得转”。例如万科“万村计划”受阻,背后也有龙湖“冠寓”扩张暂缓、郎诗长租业务剥离等众开发商进军长租业务齐受挫的尴尬现实。

另一方面,大佬们的举动也具备效仿意义,例如他们热衷的健康、文旅、金融等板块,也有不少二线、三线房企同样布局。比如转型动作相对较早的广州房企奥园集团,实施“一业为主,纵向发展”的发展战略,目前,其已完成“地产、商业、科技、健康、文旅、金融、跨境电商、城市更新”八大板块业务的打造,并拥有“地产、商业地产、国际投资、健康生活、科技、文旅、金控、奥买家”八大二级集团;其在2018年12月将奥园地产更名为奥园集团,就被市场解读为奥园转型的决心;

值得一提的是,以商业运营、物业管理与大健康产业业务为基础的奥园健康,在今年上半年财务表现不俗:其上半年营收3.92亿元,较上年同期净增46.7%,净利润同比增长153.1%;有行业分析人士认为,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奥园在轻资产转型上的成功。

如今,离万科上次高呼“活下去”刚好一年。当我们再次反思这句口号,这其中不仅有身处行业调整期的万科本身忧患意识,也包涵了万科对自己身处持续转型探索中的焦虑。

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挖掘出如地产开发般多金的业务之前,这条摸索之路还要继续走下去,也不只是万科。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