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实施自由便利的人员管理。放宽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从业限制,在人员出入境、外籍人才永久居留等方面实施更加开放便利的政策措施。建立外国人在新片区内工作许可制度和人才签证制度。允许具有境外职业资格的金融、建筑、规划、设计等领域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经备案后,在新片区内提供服务,其在境外的从业经历可视同国内从业经历。 6、实施国际互联网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建设完备的国际通信设施,加快5G、IPv6、云计算、物联网、车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新片区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总部经济等关键领域。开展国际合作规则试点,加大对专利、版权、企业商业秘密等权利及数据的保护力度,主动参与引领全球数字经济交流合作。 7、实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制度和政策。对境外进入物理围网区域内的货物、物理围网区域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和服务实行特殊的税收政策。扩大新片区服务出口增值税政策适用范围,研究适应境外投资和离岸业务发展的新片区税收政策。对新片区内符合条件的从事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等关键领域核心环节生产研发的企业,自设立之日起5年内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研究实施境外人才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补贴政策。在不导致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的前提下,探索试点自由贸易账户的税收政策安排。 其次,建立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以风险防控为底线,以分类监管、协同监管、智能监管为基础,全面提升风险防范水平和安全监管水平。具体内容有: 1、强化重点领域监管。建立涵盖新片区管理机构、行业主管部门、区内企业和相关运营主体的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 2、加强信用分级管理。完善信用评价基本规则和标准,建立主动披露制度,实施失信名单披露、市场禁入和退出制度。完善商事登记撤销制度。 3、强化边界安全。高标准建设智能化监管基础设施,实现监管信息互联互认共享。守住“一线”国门安全、“二线”经济社会安全。加强进境安全管理,对新片区进境货物实行“两段准入”监管模式。 其三,自贸区好将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发挥开放型制度体系优势,推动统筹国际业务、跨境金融服务、前沿科技研发、跨境服务贸易等功能集聚,强化开放型经济集聚功能。具体内容有: 1、建立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的前沿产业集群。建设集成电路综合性产业基地,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及应用示范区,建设民用航空产业集聚区,建设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维修和绿色再制造中心。 2、发展新型国际贸易。建设亚太供应链管理中心,建设国际医疗服务集聚区,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商独资企业开展面向全球的文化艺术品展示、拍卖、交易。 3、建设高能级全球航运枢纽。支持浦东国际机场建设世界级航空枢纽,推进全面实施国际旅客及其行李通程联运,支持内外资企业和机构开展航运融资、航运保险、航运结算、航材租赁、船舶交易和航运仲裁等服务,探索发展航运指数衍生品业务。 4、拓展跨境金融服务功能。大力提升人民币跨境金融服务能力,拓展人民币跨境金融服务深度和广度。支持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和再融资业务。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全球或区域资金管理中心。加快发展飞机、船舶等融资租赁业务,鼓励发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绿色金融业务。 5、促进产城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宽国际优质资本和经验进入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园区建设、城市管理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渠道,加强新片区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提升高品质国际化的城市服务功能。 6、加强与长三角协同创新发展。支持境内外投资者在新片区设立联合创新专项资金。支持境内投资者在境外发起的私募基金参与新片区创新型科技企业融资。支持新片区优势产业向长三角地区拓展形成产业集群。 券商建议关注三大自贸区主线 物流、房地产和新兴产业 安信证券研报指出,作为全国自贸区雁阵的“领头雁”,此次上海自贸试验区增设新片区相较于14至15年的扩围其意义更为深远,改革开放的力度有望再上一个台阶,是承担新任务、建设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的升级之举。区域内相关公司也将受益于新一轮改革开放所释放的红利。 具体可以关注以下三大主线: 主线一:区域内提供商贸物流服务的企业,受益于扩大开放后更为繁荣的商贸; 主线二:在上海市内拥有较丰富的土地储备的公司,新增片区落地后有望提升其价值; 主线三:以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为代表的自贸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 上海临港:公司背靠上海国资委,主营为园区开发和经营,此前国务院相关文件明确,将在公司覆盖的洋山港和浦东机场保税区等区域内设立自贸港,此外去年底,公司公告拟189亿购入漕河泾开发区资产,或也意味着公司加快卡位自贸区新片区和创投业务,公司或成为上海自贸区扩区最直接受益标的。 光明地产:上海本地房地产公司,实控人为上海市国资委。公司在临港地区拥有全资子公司海博斯班赛国际物流及孙公司两大地块,地块面积各约11万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