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为王、手持余粮,公司坚持谨慎投资,量入为出,持续关注人口导入,产业聚集、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的地区和城市”。在2019年业绩会上,万科董事张旭也再次表明了2020年万科的拿地策略。而用郁亮的话来说,就是简单的10个字:“不囤地、不捂盘、不拿地王”。 万科年报显示,2019年获取新项目147个,总规划建筑面积3716.5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0.6%。截至2019年底,万科土储总建筑面积约15650.4万平方米。这一数字相较2018年,新增土储出现了小幅下滑,但依据2019年万科实现销售面积4112.2万平方米来测算,超过1亿平方米的总土储仍可覆盖未来两年的开发,属于行业正常水平。 作为三巨头中的一员,相较于碧桂园和恒大的广袤土储,万科在拿地端的表现一度被贴上“佛系”标签。2019年11月,万科与深业集团、深圳控股宣布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深业集团与万科集团约定,双方将重点推动在深圳市及周边地区土地获取、项目开发、城市更新、土地整备利益统筹、产业驱动及运营等领域的合作。此举也被业界判断为在深土储不多的万科“合作共赢”之道。 深业集团是深耕深圳市场多年的本土房企,自2017年出售三四线城市百万土储后,深业集团就将发展重心放到深圳及周边城市。根据半年报数据,深业旗下上市公司深圳控股的现有土储规划总建筑面积约615万平方米,计容建面456万平方米,大湾区占比约61%。以计容建筑面积计,深圳项目占土地储备39%,以土地的市场价值计算,深圳项目占比超过70%。 类型四:鲜有斩获 代表:龙湖、融创 掠地深圳并不容易,事实告诉我们,行业龙头抑或是业绩蓝筹,也难免在深圳水土不服。 龙湖:正等待拿到更多入场券 龙湖集团2019年业绩表现亮眼,根据其业绩公告显示,期内公司合同销售额为2425亿元,同比增长20.9%,营收为1510.3亿元,同比增长30.4%,就对比同梯队房企来看,这一规模增长幅度在同行中也处于中上水平。不过在深圳市场,自2016年凭借龙华龙津旧改首进深圳至今仅拥有两在售项目的龙湖,正等待拿到更多的入场券。 根据公司2019年业绩公告显示,目前于深圳土储总建面约15.6万㎡,占全公司土储总量约0.2%;南都记者也看到,2018年该公司于深圳土储总建面约11.3万㎡,由此计算可知,2019年龙湖于深圳净纳入土储建面约4.3万㎡。 龙湖在公告中披露了2019年于深圳新增的土储项目——高博项目,该项目总建面约4.67万㎡,为公司全股权持有;据了解,该项目于2016年列入深圳市城市更新计划,拟拆除重建用地面积约1.03万㎡,2018年底相关部门进行项目实施主体公示,确认了龙湖的实施主体地位。不过,该项目的更新方向为新型产业等功能,包含一栋产业研发用房及配套宿舍。今年年初,深圳市有关部门下发新版的产业楼宇及配套用房政策,将该类房屋的购买政策进一步收紧。 融创:布局之路难言顺利 与龙湖类似,融创同样在2019年实现业绩的高增长:合同销售5562.1亿元,同比增长20.7%,实现营收1693.2亿元,同比增长35.7%,归母净利润达260.3亿元,同比增长57.1%;同时,融创在全国各城市布局也进一步深化:全国有43个城市销售金额排名进入当地市场前十,较2018年增加6个城市,有3个城市的销售金额超300亿元,17个城市销售金额超100亿元。 但是在深圳,融创的布局之路却难言顺利,目前唯一在售的工改项目融创智汇大厦,系2016年收购莱蒙国际旗下项目所得,2018年下半年该项目获得预售批准入市。此外,位于深圳坪山的冠瑛塑胶厂也在去年传出是其正在谋划的旧改项目、且已处于前期拆迁阶段,记者梳理冠瑛塑胶工业有限公司股权发现融创与该公司联系紧密:融创间接持股该公司控股股东创韬投资的19.99%股份,此外深圳融创还持股该公司1%股份。不过,官方层面而言,该项目并未“浮出水面”。 接近融创的相关人士透露,融创正欲借建设湾区总部及文旅产业之机在深圳市场有更多斩获。去年底,融创与深圳宝安区签订总投资达367亿元的合作协议,包括在该区落户融创中国大湾区总部以及总投资达338.3亿元的冰雪文旅综合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