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动态

旗下栏目: 动态 建材 趋势 市场

新型洗钱盯上电商、虚拟币、房产经纪 反洗钱加码进行时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5-27
摘要:新型洗钱盯上电商、虚拟币、房产经纪 反洗钱加码进行时-银行频道-和讯网

  近期比特币在2个多月间价格翻番一度超过8000美元,上涨推手有减半周期论、机构投资者入场论等揣测外,大量洗钱交易魅影亦始终如影随形,一位币圈人士坦言,“的确如此”。

  加码反洗钱

  电商、虚拟币、房产经纪等,洗钱可借力的渠道越来越丰富,反洗钱难度毫无疑问愈发加大。笔者曾请教相关监管人士,通过比特币交易这一渠道的洗钱有没有被严查,得到的答案是,这是新情况,言下之意,该项下的反洗钱工作当前推进有难度。不过反洗钱势必加码,今年两会期间,来自央行系统的多位代表委员就反洗钱问题建言建策,密集度少见。

新型洗钱盯上电商、虚拟币、房产经纪 反洗钱加码进行时


  5月15日,因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等违反反洗钱相关条例,汇潮支付收到央行上海分行开出的630万元罚单,成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因反洗钱不力收到的最大罚单。

  处罚的力度与其危害成正比。

  影视剧中,洗钱总与贩毒、走私以及黑社会等违法犯罪活动联系在一起,通过眼花缭乱的操作,将非法所得的“脏钱”(Dirty Money)洗白(使其看似是合法的来源),危及金融秩序、社会稳定乃至国家安全,成为全球公害。

  近期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在“北京市反洗钱工作成果发布暨工作研讨会”披露的信息可见一斑:2018年,配合公安部门破获5起公安部督办的部级毒品目标案件、1起涉案金额高达300余亿元的跨境地下钱庄案、19起虚开税票案件和“4·12”重大骗税案件,协助侦办2起跨省涉黑涉恶案件。

  且随着技术手段迭代,洗钱方式也呈现从传统线下向线上发展、从金融机构向特定非金融领域发展的特点。IMF曾推算,洗钱规模已超过全球国民生产总值(GDP)的5%,已成为恐怖活动的融资手段。

  加大反洗钱、反恐融资力度以及协作成为国际共识,境外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反洗钱不力的制裁增多。在中国,反洗钱相关的监管规定则亟待修订,并有望在今年实现突破。

新型洗钱盯上电商、虚拟币、房产经纪 反洗钱加码进行时


  电商、虚拟货币用于洗钱

  洗钱(Money Laundering)这一舶来词,其起源的确与洗衣有关。20世纪初,美国芝加哥的黑社会团伙购置一台自动洗衣机为顾客清洗衣物,而后将洗衣所得与犯罪所得混在一起向税务机关申报,将犯罪所得披上合法外衣。

  为什么要洗钱而不是用于直接消费?曾从事反洗钱工作的人工智能风控公司氪信科技副总裁高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洗钱等涉及违法所得往往数额巨大,犯罪分子会想方设法避免引起金融机构的注意,因此要通过各种手段使其形式合法化进入金融体系。

  比如四川高县人民法院近日披露的判决书显示,被告人邱健为时任宜宾县常务副县长汪渝收受贿赂850万元,虚构工程合同转入自己账户,并帮助汪渝以自己名义购买了20间商铺,邱健被判洗钱罪。

  高强介绍,反洗钱的核心是做好客户识别(KYC),一是客户身份识别,二是资金来源及去向识别,资金交易与客户的行业属性、经营收入等特征是否匹配。例如小企业出现大量频繁的资金进出,或是传销中较为明显的层级流动。因此,金融机构在反洗钱中,需要通过各种手段确认客户身份,并开展尽职调查、大额和可疑交易分析研判。

  由于违法犯罪的高收益,犯罪分子愿意为洗钱付出一定的成本。传统的洗钱方式,较多采用成立空壳公司、控制多账户化零为整等方式,例如在一些案例中,犯罪分子开办书店、古玩店、名酒、名烟店等店铺,频繁交易虚增收入。

  但随着现金使用减少,互联网、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线上洗钱方式也愈演愈烈。高强介绍,洗钱需要载体和工具,而网络支付等电子化手段十分便捷,且成本更低,成为重要的渠道。典型表现是虚构电商虚拟交易,但实际上并没有真实的货物交付。

  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近期披露的一份刑事裁定书就显示,被告人在2016年时买下4个电商店铺用于洗钱,每个店铺设置一个600元的商品,非法获得资金流入店铺对公账户,再联络取钱手取现,并给予10%的取现服务费。

  “电商平台需要加强防范和分析,大平台可以把资金流、物流以及数据流匹配进行防范。一些小型电商平台容易被洗钱分子盯上。”高强表示。

  某支付公司反洗钱工程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年,走私、贪腐、诈骗、毒品等上游犯罪以及国内暴力恐怖活动形势依然处于高位。非法集资犯罪风险突出,电信诈骗、银行卡诈骗等犯罪作案手法不断翻新、升级,其犯罪收益与跨境洗钱活动相互交织,借助离岸账户、贸易结算、境外取现以及地下钱庄转移犯罪所得。洗钱活动向房地产、贵重金属交易、艺术品拍卖、典当等特定非金融领域渗透。反逃税、反恐怖融资、跨境异常资金监测、现金管理都成为反洗钱的重要任务。

  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由于交易匿名且跨境不可追踪等特点,也成为黑产、恐怖组织最青睐的支付手段。近期比特币在2个多月间价格翻番一度超过8000美元。上涨推手有减半周期论、机构投资者入场论等揣测外,大量洗钱交易魅影始终如影随形。一位币圈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的确如此。

  人民银行在《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中明确指出,加密资产及其交易的匿名性造成大量资金和加密资产的来源和投向不明,为洗钱、非法交易、恐怖融资及逃避资本管制和国际制裁提供了便利。

  支付、保险、证券罚单大增

  与洗钱手段不断升级对应的是,监管对反洗钱工作的不断加码,罚单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央行反洗钱和反恐融资相关资料发现,从2012年到2017年,因违反反洗钱相关条例被处罚的机构从83家增至507家。在“双罚”要求下,机构被罚人数从32人增至878人,全年罚款总额从1300万元增至1.34亿元。

  FATF(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今年4月份公布的《中国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互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指出,2017年因反洗钱被处罚的银行占银行总量的6%,被罚款的255家银行中,有157家是中小型商业银行,包括农商行、农信社和村镇银行,占到了银行处罚中的61%。

  被罚机构类型也越来越多样。据十字财经梳理统计,2018年央行对反洗钱开出396张罚单,罚款金额1.31亿元,银行、保险、支付机构、证券、农信社、公司、期货等类型机构分别吃了250张、77张、7张、23张、28张、5张、6张罚单。尽管无论从罚单数以及处罚金额来看银行业都占到6成左右,但监管力度正在向支付机构、保险、证券加强,且支付机构大罚单多,去年最大一单是九派天下支付的486.6万元,直到被汇潮支付超越。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