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业”的前提是“安居”。为了纾缓居民的住房需求,澳门特区政府在2007年推出建房计划,兴建19,000个公共房屋单位。到2010年,政府加推6,300多个公共房屋单位。经过多年的努力,以低收入住户为对象的社会房屋的供应问题已经彻底解决;而以优惠价格让合资格居民购买的经济房屋,有关的配售手续正在有序进行。长远来说,澳门房屋的供应,不论是公共房屋还是私人住宅,将可满足居民在一段时期的需求。“夹心阶层”住房问题,也被提上议事日程。 到过澳门游览的朋友,一定会对大三巴、妈阁庙等历史建筑着迷。澳门在过去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东西方交流的桥梁,文化形象独特而鲜明,小城处处可见各式各样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澳门老城区核心内22座建筑和8个广场前地组成的“澳门历史城区”,在2005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澳门有8个项目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7年公布的第一批“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共有15个项目,包括南音说唱、鱼行醉龙节、苦难善耶稣圣像出游等。 澳门不少的基础建设在回归后落成,例如为举办大型体育赛事而兴建的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还有澳门旅游塔、西湾大桥、澳门科学馆以及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人工岛等,当然也有各类度假村项目。澳门还是世界上拥有最多五星级酒店的城市之一。而离岛医疗综合体、内港挡潮闸、粤澳新通道、连接澳门和凼仔的第四条跨海大桥、大潭山隧道、九澳隧道等项目也正在有序规划或施工。 澳门的民主政制在回归后也依法稳步推进。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的规模,从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的200人增加到现在的400人。立法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席也不断增加,自2013年第五届立法会起,经由直接选举产生的议员有14人,间接选举产生的有12人,另外7人由行政长官委任。此外,澳门特区在2009年顺利完成对落实《基本法》第23条关于维护国家安全的本地立法工作,在维护国家根本利益方面起了带头和示范的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 从历史的角度看,香港原来归属广东省宝安县,而澳门则归属广东省的香山县,所以广东、香港、澳门三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在经济、社会民生和文化等领域长期有着全面而深入的交流合作。随着港珠澳大桥的落成通车,珠江两岸城市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也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在习近平主席的见证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区政府和澳门特区政府代表在2017年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成立,正式进入实质规划阶段。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颁布,以打造世界级新经济区域、增强科技创新、扩大国际合作、提升优质生活、建设内地与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为发展愿景。 根据《规划纲要》,广州、深圳、香港和澳门是大湾区内的中心城市,香港在巩固现有产业优势的同时,培育高新科技新兴产业,是大湾区中最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澳门在大湾区内的定位是: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以及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并存的的交流合作基地。港澳参与大湾区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大势所趋,也必将促进自身的更大发展。 大湾区建设为港澳青年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比如,在邻近澳门的横琴就专门设了澳门青年创业谷。据我了解,澳门青年创业谷成立以来已累计孵化320个项目,其中澳门项目170个,涉及的领域包含了电子商务、智能制造、金融等。在这个创业谷里,有一家叫“跨境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人周运贤,是个澳门青年。由于澳门做电子商务的人力成本很高,而横琴就可以很好的承接,所以,2015年,他把公司从澳门搬到了横琴,也是第一批进驻横琴澳门创业谷的企业。他的企业是国内唯一一家从事反向电商的技术性互联网企业。所谓反向电商,就是消费者对企业,是一种新的电子商务模式。企业主要做的是把大数据变现的业务,涉及的行业是国际贸易,通过输出服务,帮助对方进行数据处理,平台建设。企业对标的是彭博社,还与亚马逊合作开设了一个体验馆。跨境说与很多葡语系国家有着业务往来,最近正在与佛得角合作,帮助该国政府建设经贸数据库与电商平台,从而覆盖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同时,他们也跟国内区域合作,输出当地的产品和服务。由于业务发展迅速,这家企业先后获得了3000万的投资,并且成为国家级高新科技企业。可见,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出台,不但为澳门青年创业开辟了新的空间,而且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与中葡平台建设插上了翅膀。可以说,是新时代“一国两制”的升级版。 港澳回归以来“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情况,在我看来,有三个主要因素是值得重视的,一是坚持“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初心;二是中央政府对港澳特区的全力支持;三是港澳居民本身的家国情怀。 坚持“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初心 “一国两制”本身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对中央来说是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对港澳来说是一次重大的历史转折,无可避免会遇到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但是,在推进“一国两制”事业向前的过程中,有一个最根本的宗旨,也是当年提出“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初心,就是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保持港澳特区长期繁荣稳定。 “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与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没有“一国”,就没有“两制”。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不可改变,港澳根据国家方针政策,保持本身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这里,“一国两制”得以成功实践的重点在于彼此尊重对方实施的制度,并互相借鉴成功的经验,坚决维护《宪法》、《基本法》的权威,坚决维护中央依法对港澳特区行使的监督权,坚持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和“澳人治澳”,使国家的根本利益和港澳的整体、长远利益得到切实的保障。 中央政府对港澳特区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