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70年前,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迎着朝阳出发,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70年来,我们伟大祖国的面貌、伟大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化。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网络理论传播局)指导,人民网、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联合推出“国史讲堂”系列理论视频,梳理70年来新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历史经验,阐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敬请关注。 本期嘉宾简介: 吴志良,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 精彩观点: ·港澳回归后,中央人民政府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政策,分别设立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使“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成生动现实,在过去20多年来得到成功的实践。 ·香港回归祖国22年来,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下,特区政府团结带领社会各界人士,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如今的澳门,经济和社会面貌焕然一新,生机处处,澳门的发展印证了“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科学性。 ·“一国两制”在港澳赖以成功实践,有三个主要因素是值得重视的,一是坚持“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初心;二是中央政府对港澳特区的全力支持;三是港澳居民本身的家国情怀。 讲座实录: 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先后在香港、澳门庄严升起,标志着中国恢复对港澳两地行使主权,实现了长期以来中国人民收回港澳的共同愿望。这既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伟大胜利。 港澳回归后,中央人民政府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政策,分别设立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使“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成生动现实,在过去20多年来得到成功的实践。 “一国两制”方针下特别行政区制度在港澳的确立 大家都知道,“一国两制”构想最早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的九条方针的谈话,“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逐渐成形。1982年1月,邓小平在接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滋时,首次提出“一国两制”的概念。12月,全国人大修改《宪法》的规定,国家得在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其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大以法律规定,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提供了直接的宪法依据。 “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虽然“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但在实践中首先被运用到解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问题上。中英、中葡通过谈判先后在1984年和1987年签署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阐明中国政府在恢复对港澳行使主权后的基本方针政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其后根据《宪法》,展开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起草工作,为“一国两制”方针政策提供法律化和制度化的依据,为港澳特区实践“一国两制”提供法律保障。 特别行政区制度是国家根据《宪法》第31条的规定而采取的特殊地方管理制度。在这套制度下,中央拥有对港澳特区的全面管治权,既包括中央直接行使的管治权,也包括授权港澳特区依法实行中央具有监督权力的高度自治。 中央对港澳特区直接行使的管治权,除了设立港澳特别行政区、制定、修改和解释《基本法》之外,还体现在任命行政长官和主要官员、决定修改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支持指导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负责管理与特区有关的外交事务、负责管理防务、监督特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等。 港澳特区根据“一国两制”方针政策,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并依法保护私有财产权,保持自由港和单独关税区地位,保持财政独立,实行独立的税收制度,自行制定经济、文化和社会政策等等,依法充分行使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中国政府先后恢复对香港与澳门行使主权,香港与澳门两个特区正式成立,由此,“一国两制”从构想成为了实践。 回归以来香港各项事业取得的进展 不可否认,回归后香港在实践“一国两制”的过程中曾经遇到过一些风波与困难。但是,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香港特区迎难而上,各项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讲两个事例。 事例一,成功抵御亚洲金融风暴。1997年,香港回归不久,亚洲金融风暴便迎机而来。在美国金融投机商索罗斯等一帮国际炒家的持续猛攻之下,自泰国始,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汇市和股市一路狂泻,一蹶不振。在东南亚得手后,索罗斯剑指香港。1997年10月,首次冲击香港市场。1998年8月初,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在请示中央政府后,特区政府果断决策,入市干预。经过几轮“肉搏战”,国际炒家弹尽粮绝,落荒而逃。香港取得最终胜利,保住了几十年的发展成果。在香港抵御金融风暴的整个过程中,中央政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首先是中央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在与国际炒家决战的关键时刻,中央政府派出了两名央行副行长到香港,要求香港的全部中资机构,全力以赴支持香港政府的护盘行动,成为香港战胜金融风暴袭击的坚强后盾。 事例二,成功抗击非典疫情。2003年春,SARS病毒引起的疫病在香港全面爆发。到3月31日,位于香港九龙地区的淘大花园感染人数激增至213人。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实施“家居隔离令”,要求受感染人士自律地留在家中。4月18日、19日,香港发起“全民清洁保健行动日”活动,展开历年来最大规模的清洁行动。4月26日体温度量措施扩大到所有入境口岸。全港学校停课、建立两亿港元的抗疫基金等措施也相继推出,特区政府开始把握抗击非典的主动权。当非典侵袭香港的时候,内地与香港守望相助,携手抗疫,中央政府给予了香港特区全力的支持,祖国内地成为香港战胜疫情的坚强后盾。 从上述两个事例不难看出,香港回归祖国22年来,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下,特区政府团结带领社会各界人士,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