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互联网+”在中国:新业态处处开花 新体验时时惊喜(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0-16
摘要:目前,“互联网+”出行已是多业态、多形式全面开花。共享单车的出现有效解决了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带动了绿色、健康出行;汽车租赁、拼车代驾等新业态的发展,盘活了汽车市场,吸引更多传统车企转变经营

  目前,“互联网+”出行已是多业态、多形式全面开花。共享单车的出现有效解决了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带动了绿色、健康出行;汽车租赁、拼车代驾等新业态的发展,盘活了汽车市场,吸引更多传统车企转变经营理念,由汽车制造商向出行服务商转型。

  新业态的成长也推动了监管模式的创新完善。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为网约车、共享单车等新业态规范发展明确了方向。随着监管机制不断健全,未来的移动出行一定会更加便捷、安全、高效。

  互联网+教育——

  学习培训更贴心

  记者 齐志明 孙 超

  “孩子参加松鼠人工智能(AI)互联网智慧课堂后,能有效捕捉到知识薄弱点并加以有针对性的培训,现在孩子的几何直观、空间想象、运算等能力有了不小的进步。”江西南昌红谷滩居民李爱莲说。

  “在互联网智慧课堂,依托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智适应学习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老师可以更清楚地掌握每个学生的举手、答题等行为动态,并及时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关注和反馈。”松鼠AI智适应教育创始人兼首席教育技术科学家栗浩洋说。

  打开电脑,通过一张看不见的“网”,不同地方的学生同上一节课,共享名师资源……近年来,得益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互联网+教育”日益成为共享教育资源、发展公平教育的重要抓手。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2.01 亿人,较上年增长29.7%。人工智能在教育等垂直领域得到应用,形成“人工智能+”的行业应用终端、系统及配套软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智能化服务。

  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有力的财政支持,对“互联网+教育”的技术、模式创新至关重要。专家表示,要从基础设施入手,推进基础网络建设。同时,积极搭建数据安全综合保障网络,从技术攻关、服务管理、消费安全等多维度入手,着力打造一个健康、安全、使用放心的互联网学习环境,进一步提升消费体验,助力教育公平。

  点睛

  近年来,在政策、市场、科技创新等多重因素推动下,人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学习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室中面对面授课,线上教育方兴未艾。让线上教育更公平、更普惠、更个性化,需要多方协力、多管齐下,鼓励创新,实施包容审慎监管,让更多人享受到“互联网+教育”的高效和便利。

  互联网+旅游——

  外出观光更开心

  靖 伟

  “网络购票、扫码入园,省去以前人山人海排队购票的苦恼。”近日,江苏省南京市某企业员工王慧峰带父母一起到四川旅游。在峨眉山等景区,他使用扫码自主购票服务,节省了不少时间,感觉很方便。

  王慧峰说,以前出门旅游可真不是个轻松活。火车票需要去车站排队买,酒店要在前台才能预订,门票也是要到了景点以后才能买,本来就紧张的游览行程,又被几乎无所不在的“排队”占去了不少时间。

  “现在一部手机就可以全搞定。”王慧峰说,陪父母出游,就是希望他们能玩得开心、顺利。所以,这次来四川之前,他就进行了周详的安排:先是在网上把四川景区了解了一遍,然后查看网上旅游攻略,制定了自己的旅游路线,最后在携程旅游平台预订了机票、接机服务、酒店、景点门票等。

  “互联网+”融入旅游业的方方面面,也带来人们出游方式的改变。以往,消费者出游跟团居多,而现在更青睐自由行。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自助游提供了便捷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55.3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8%,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旅游企业积极探索“互联网+”旅游新模式,为游客提供了新体验,给行业带来了新动力。

  越来越多互联网公司进入旅游业,将互联网营销思路引入旅游产业,让旅游业加速拥抱互联网。一些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让青海茶卡盐湖、陕西西安美食街等成了“网红”景点。可以说,“互联网+”正在为旅游业发展带来更大的空间。

  点睛

  以往人们去一个陌生地方旅行,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找旅行社,今天,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拿起手机。类似这样的种种小变化,处处体现了旅游产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物理资源与虚拟信息实现互联互通,景区、旅游企业以及游客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更快捷,成本更低。未来,景区、旅游企业利用“互联网+”改善旅游体验的空间还很大,值得期待。

  互联网+家政——

  家政服务更精心

  记者 王珂 李刚

  “您好,已经为您完成2小时的保洁服务,请您戴上白手套,验收一下。”周末,深圳福田区居民邵敏在“自如”手机APP上预约了2小时家政服务。完成服务后,保洁员让邵敏进行验收。

  “现在找家政服务,跟以前真是不一样了。”刚刚生下二孩的邵敏说。9年前,她的大儿子出生时,找个保姆可真不容易。那时家政业的互联网水平还不高,邵敏跑了一家又一家的家政服务店,也很难找到满意的家政服务员。

  现在,“互联网+家政”给消费者带来新体验。邵敏打开手机里常用的家政服务APP,找到保洁服务这一项,不仅可以选择上门时间、服务时长,还能根据每个保洁员的服务评价、星级,自主选择家政服务员。

  “以前选家政服务员只能靠眼缘,现在在APP里能看到以往消费者的评价,选择服务员时感觉踏实多了。”邵敏说,消费者对家政服务员进行评价,可以让提供优质服务的家政服务员得到更多激励,有利于提升家政行业服务水平。

  2018年,我国家政服务业的经营规模同比增长27.9%,从业人员总量已超过3000万人。发展家政服务业对于促进消费、改善民生、扩大就业有着重要意义。而“互联网+”给家政服务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互联网+”家政服务平台让预约服务更方便,也让行业向着标准化更进一步。“互联网+”让家政服务模式由以往的小作坊式向如今的大平台式转变,为家政服务转型升级、走向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点睛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