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8日晚,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峨眉山A解释称,2017年,峨眉山景区购票人数出现下滑,是受地震的影响。其实,再往前,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雅安地震,对峨眉山景区都有一定影响,当期业绩也都出现了下滑。 峨眉山A在年报中表示,作为社会服务业,不可抗力对公司的经营可能造成较大的影响,其中重大疫情或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最为严重,未来若发生重大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时,对公司的经营将产生不利影响。 既然是靠天吃饭,那也就很难躲得过老天爷不开心的时候。 魏长仁告诉市界,未来的主流消费人群是90后、00后,他们对纯粹观光类景区的喜好度会有显著降低,所以如果这类景区继续延续观光为主,不积极向休闲娱乐、互动体验和度假去延展的话,自身的局限性会越来越大。 “重上峨眉山” 一位旅游行业资深从业者告诉市界,中国山岳型景区产品同质化严重,“峨眉山如何与当地文化相结合,打造自己独特的IP,如何在营销玩法上创新、吸引年轻人的目光,是破局的关键”。 峨眉山A似乎也意识到了。两年前,峨眉山A提出“重上峨眉山”战略,意在求变。 2004年,张艺谋、王潮歌和樊跃共同导演的舞台剧《印象·刘三姐》,带火了“印象”系列。于是,实景演出《印象·丽江》支撑起了上市公司丽江旅游的旅游演艺项目,也成了丽江旅游的主营业务之一。 不过,近几年,《印象·丽江》对丽江旅游的的业绩贡献一年不如一年,演出场次持续减少,收入也在不断下滑。 但是,求变中的峨眉山却跟进了。“印象”系列之后,王潮歌又创作了“又见”系列,如《又见敦煌》《又见平遥》,再之后,“只有”系列登上了峨眉山。 今年9月6日,王潮歌执导的实景演艺项目《只有峨眉山》在峨眉山首演。整个项目主要分为三个大剧场:云之上情境体验剧场、云之中园林剧场、云之下实景村落剧场,占地面积达7.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240平方米。 这被峨眉山A称作探索发展的新模式,“旅游文化产业中的一个重要旅游项目,对完善峨眉山A在旅游产品线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此之前的8月23日,峨眉山A公告称,拟对峨眉山云上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上旅游”)新增1.2亿元注册资本,用于投资云上旅游建设运营的《只有峨眉山》实景演艺项目。 增资完成后,峨眉山A将持有云上旅游40%的股份,并成为其控股股东。也就是说,峨眉山A大力投资的《只有峨眉山》,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峨眉山A的业绩。 根据峨眉山A的公告,《只有峨眉山》项目投资估算约为7.08亿元,经测算,在经营期内,峨眉山A年均可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年均净利润0.50亿元,投资回收期为税前9.83年、税后10.27年。 不过,《只有峨眉山》是“只有”系列的新作品,相较于“印象”系列演出,属于全新的系列作品。演出能否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接受并保持持续的客流吸引力,尚需市场验证,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毕竟,《印象·丽江》的案例已经摆在眼前。 此外,票价也引起了讨论。根据云上旅游的票务通知,“云之上”情境体验剧场的票价就高达298元/人次,比旺季时峨眉山的门票还贵138元。 目前,我国旅游演艺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7年,国内旅游演艺节目台数从187台增至268台;旅游演艺场次从5.33万场增加到8.58万场。 峨眉山A也称,项目演出门票的定价,对项目最终盈利情况影响较大,其定价水平能否被市场认可和接受,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峨眉山A还另有小心思。因为“云之上”情境体验剧场的演出时间为每天的19:30-21:00,演出结束后正值夜间,又可以提升游客的过夜率,相应的,可以带动峨眉山A的宾馆酒店业务。 目前的问题是,如何吸引游客进山,再进一步,如何吸引游客为《只有峨眉山》买单,这都是“重上峨眉山”的关键。 其实,早在几年前,峨眉山A就在开始延伸相关产品,但是一直不见成效。峨眉雪芽茶叶业务,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从2014年到2018年这五年间,峨眉雪芽茶叶业务营业收入虽有增长,但是亏损幅度却在扩大。2018年,峨眉雪芽茶叶业务实现收入2646万元,但亏损扩大至558万元。 目前来看,峨眉山A依旧没有摆脱掉对门票和索道的依赖。 北京联合大学在线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彦锋告诉市界,像峨眉山这种依赖门票经济的资源型景区,还需要进一步开拓景区的关联业态和复合业态,引入市场化的活力,把二次消费做好,这样才会打破瓶颈,实现增收扩容。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市界”(ID:ishijie2018),原标题:《峨眉山:李白的诗,资本的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