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守正出新 行稳致远 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0-02
摘要:平安信托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对金融工作的要求,以“稳增长、调结构、化风险、惠民生”为己任

平安信托党委书记 董事长 姚贵平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七十载栉风沐雨,我们风雨兼程;七十载关山飞度,绘就磅礴画卷。作为一位从业近40年的金融工作者,我有幸见证并参与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历史性的变革与发展,特别是2012年11月8日以来,中国金融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壮丽中国,平安奋进。作为国内信托业的中坚力量,平安信托诞生、成长于深圳特区。23年以来,依托平安集团的综合金融优势,平安信托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对金融工作的要求,以“稳增长、调结构、化风险、惠民生”为己任,以务实进取的精神,锐意改革,守正出新,与中国信托同业一起,为支持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人民美好生活,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稳增长,与实体共生共荣

中国信托业伴随着改革开放而生,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信托业在优化资源配置,支持国民经济建设、居民财富增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今年2月,国家领导人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为新时期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平安信托紧跟国家政策,积极参与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中,通过股权投资、投贷联动、产业基金、资产证券化等方式,为企业提供综合化、高效率的金融服务。过去5年,平安信托累计为实体经济提供各类融资超过1.7万亿元。

在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方面,平安信托将充分发挥资管牌照优势,引入社会资本作为股权资金,满足新项目建设资本金需求,以及存量项目降杠杆需求,积极介入交通补短板、水务环保、垃圾处理等民生基建领域,5G商用、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领域,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机会,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特别是随着国家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的正式出台,深圳迎来发展的重大机遇,也为深圳金融行业推动创新业务研究、促进经营模式转型、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依托国家战略规划以及深圳地缘优势,平安信托未来将重点从以下几个领域布局,助力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活力释放。首先,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契机,积极参与大湾区城际高铁、人才保障房等大型基建项目,为险资配置长期优质资产;其次,关注民生幸福指标,助力深圳优质公共服务体系构建,聚焦教育、医疗科技、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领域,挖掘项目投资机会;第三,发展绿色信托业务,争做可持续发展先锋,发挥公司绿色交通资产证券化标杆作用,挖掘大湾区同类型业务机会;第四,布局特殊资产投资,以基金、服务、公司三大模式为困境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探索不良资产跨境债权转让业务。

调结构,培育经济“新动能”

调结构是促进经济稳定发展、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信托业是唯一经营范围横跨直接融资市场、间接融资市场和实体产业三大领域的金融子行业,可以通过投贷联动、股债联动、境内外联动,全面介入股权、债权、物权领域,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平安信托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金融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私募股权投资是直接融资的重要方式,也是培育经济新动能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平安信托通过积极输出长期积累的PE投资与管理经验,做大股权投资规模,累计规模超过800亿元,重点支持了节能环保、高端制造、医疗健康、互联网、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领域内的一批优质企业,助力产业结构升级。未来,平安信托将继续发挥自身经验和资源优势,在为创新经济、新兴产业提供长期股权资金支持的同时,利用平安集团“金融”+“科技”战略,通过消费、科技、医疗、出行等生态圈赋能企业,为投资企业提供投后增值服务,提升企业价值。

除了股权融资外,平安信托将充分发挥集团综合金融和自身的专业优势,用好资产证券化、资本市场、债券市场等标准化融资工具,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以资产证券化为例,公司将通过该项业务的创新实践,充分发挥信托制度优势,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帮助盘活存量资产,为实体企业直接融资开辟新渠道。

在大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平安信托同样关注传统大型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国企混改、投贷联动等方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整体供给质量。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