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清算银行(BIS)于近期公布了每三年一次的外汇调查报告。根据这份报告可知,全球外汇交易量大幅攀升,且全球外汇交易活动越来越集中在少数金融中心。该报告显示,报告显示2019年的全球外汇交易大多数通过英国、美国、中国香港、新加坡以及日本等五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交易总量在全球交易量中占比60%。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上海的外汇交易大幅增加,成功晋升全球第八大外汇交易中心行列。 国际清算银行针对包括53个主要国家近1300家银行及其金融机构的调查显示,美元在所有交易货币中占比高达88%,仍保持全球货币主导地位;欧元在所有交易货币中占比32%,其交易量较上一统计周期有所增加。相比之下,日元在所有交易货币中的占比下降约5%至17%,但仍是第三大活跃交易货币。其次分别是英镑(13%)、澳元(7%)、加元(5%)以及瑞郎(5%)。 货币对 主要货币对排名前7的依次为EUR/USD、USD/JPY、GBP/USD、UDS/EME(新兴市场国家货币)、AUD/USD、USDCAD、USD/CNY等,合计占总交易量的85%。交叉货币对排名前三的依次为EUR/GBP、EUR/JPY、EUR/CHF等。 为了让您更直观地了解全球外汇交易情况,有必要简单地盘点英国伦敦、美国纽约、新加坡、中国香港、日本东京,瑞士苏黎世,法国巴黎及中国上海这几个外汇交易中心的情况。 全球八大主要外汇交易中心的日均交易量在全球外汇交易量中的占比情况如下表所示: 地点 全球外汇交易量占比 地点 全球外汇交易量占比 伦敦 43.10% 东京 4.50% 纽约 16.50% 苏黎世 3.30% 新加坡 7.60% 法国巴黎 2.00% 中国香港 7.60% 中国上海 1.60% 1、英国伦敦:日均外汇交易量为3.58万亿美元的金融中心 伦敦在全球外汇交易总量中占比重高达43.1%,比纽约高出近3倍。而欧洲竞争对手瑞士和巴黎分别只占3.3%和2%左右。 2、美国纽约:日均外汇交易量约为1.37万亿美元的金融中心 由于美国不实行外汇管制,对外汇展业不设限制,而且政府不指定专门的外汇银行,所以几乎所有的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都可以开展外汇业务。美国高度市场化的外汇交易大环境使其美元得以成为世界上最活跃的交易货币。不过,随着强监管政策的实施,美国的外汇交易量不升反降。 3、新加坡:日均外汇交易量约为6330亿美元的金融中心 随着亚洲货币交易量和电子交易量的增加,新加坡监管机构正与金融业合作,建立外汇交易中心,扩建外汇市场基础设施,以改善亚洲交易时段的流动性和价格发现机制。 4、中国香港:日均外汇交易量约为6320亿美元的金融中心 监管制度是香港作为首屈一指的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基石。增强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健性及竞争力是香港证监会(SFC)的首要任务,SFC确保了香港的监管制度能够在难以预测的市场环境下维持有效的运作。 5、日本东京:日均外汇交易量约为3760亿美元的金融中心 日本拥有1.273亿人口,人均收入约5.3万美元。日本互联网普及率接近92%;移动互联网普及率约75%。日本发达的互联网为该国蓬勃发展的零售外汇交易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 作为亚洲的金融重镇,东京一直是全球重要的外汇交易中心。不过遗憾的是,2013年起,东京连续被新加坡和中国香港赶上。 6、瑞士苏黎世:日均外汇交易量约为2760亿美元的金融中心 苏黎世是瑞士主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和最大城市,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和黄金市场之一,有着全欧洲最富裕的城市的称号。苏黎世具有120多家银行,比如瑞士信贷银行、瑞士联合银行以及一些私人银行,因此成为了瑞士最大的金融中心。 瑞士外汇交易中主要是瑞郎兑美元的交易,对其他货币通过美元进行交叉买卖,因此瑞郎兑美元的汇率是苏黎世外汇市场的主要汇率,瑞郎兑其他货币的汇率以美元套算。 7、法国巴黎:日均外汇交易量约为1670亿美元的金融中心 巴黎外汇市场的主要业务是由当地银行之间或者经纪人进行外汇买卖,也可通过电子交易平台与国外银行进行外汇买卖。发生在该地的外汇交易主要集中在在美元、欧元、英镑等主要货币。另外,外汇交易形式主要是外汇远期及即期等。 8、中国上海:日均外汇交易量约为1360亿美元的金融中心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最新发布的全球外汇调查报告,中国上海的日均外汇交易额高达1360亿美元,成功跻身全球八大外汇交易中心。 从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可以看出,相比往年,中国上海外汇交易活动大幅增加,2019年的日均交易量1360亿美元,相比2016年飙涨了87%,排名从三年前的第13名,到目前的第8名,这是一个跳跃式的上升,从侧面说明了,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激活了外汇交易,也印证了人民币国际化不断向前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