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上午,第二届自由贸易港(区)国际海事法律论坛暨2019全国律协海商海事专业委员会年会在舟山举行。国内外大咖齐聚一堂,以“自由贸易港(区)多元化海事纠纷解决机制创新发展”为主题,共商海事法律政策,共推自贸港(区)法治建设。 境内外相关仲裁机构、行业商协会、仲裁员、高校学者专家、律师、企业高管和有关政府部门、沿江沿海贸促系统和海事法律服务机构的代表共计300余人前来参会。据悉,此次活动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全国律师协会海商海事专业委员会、浙江海洋大学主办。 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是制度创新,其落脚点是要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投资贸易自由、规则开放透明、监管公平高效、营商环境便利的国际高标营商沃土。 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副秘书长解常晴表示,商事仲裁的发展既是自贸区建设的重要指标,又是推动自贸区建设的抓手。推动商事仲裁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自贸区建设的手段,而商事仲裁塑造的自由、开放、透明、公平、高效、便利的环境又是自贸区的基本目的。“当前,我国海事海商案件收案量已跃居世界第一,海事海商案件的复杂性、专业性、国际性增加了纠纷解决的难度。在此背景下,自贸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创新和发展,需处理好改革创新与法治的关系,诉讼、仲裁与非诉讼解纷机制的关系,以及新的科学技术与传统仲裁理念的问题。” 会议吸引了众多法律人才,这为突破国际海事法律服务体系瓶颈、提升舟山自贸港区法治软实力汇聚强大智慧,也为构建中国自贸港(区)国际海事法律体系建设提供新载体、打开新通道。 当天上午,舟山市贸促会与宁波大学法学院、浙江海洋大学经管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将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法律咨询等方面展开合作。5位来自商事、海事仲裁领域的专家,分别就中国仲裁在自贸区的创新与发展、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自贸区海洋环境保护立法、自贸区燃油供给英国经验、多元化纠纷解决前置程序之日本船舶扣押相关法律问题、海事海商纠纷解决的商事调解路径等作主旨演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