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来得太突然。 家住珠海家和·桔子郡的梅姐,多年来一直为买东西发愁,周边是一片旧工业区,要去最近的吉大购物,公交车要坐40分钟。 自从2018年工业区变身商业综合体——奥园广场后,梅姐等到了“幸福来敲门”。 中午时分,逛奥园广场,有恍如进入广州核心商圈的错觉,不时看到市民三三两两结伴而行,欢声笑语的从身边经过,梅姐喜形于色: 我们的生活就方便太多了,有的时候不想做饭,我们就去下馆子,走路五分钟就到了,想买什么随时去买,现在吉大那边的人都跑到我们这边来消费了。 作为珠海市具有代表性的城中村改造项目,珠海奥园广场奠定了中国奥园在广东省旧城改造项目的“江湖地位”。 从2015年开工到2018年7月竣工,这片城中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的工业区经过奥园的改造现如今已经变成了集购物、娱乐、商业和居住于一体的多功能商业业态,项目开业两天时间的客流就超过了30万人次。 珠海奥园广场成为行业旧城改造项目的范本。 目前珠海市主城区供地稀少,住宅用地更加稀缺。旧改项目往往地理位置优越、成本低、利润可观,吸引了众多房企抢跑旧改新赛道。 除了奥园,保利、富力及万科等都在争分夺秒布局旧改版图,以获取大量的土地储备。 而全国大多数一二线城市,都有着类似珠海的情况,城市化进程趋于饱和,鲜有土地用于住宅建造。 2015年,深圳旧改释放的土地供应量超过了新增的供应量,成为全国第一个进入存量时代的城市。 这就预示着,进入存量时代的房地产业下半场,旧改成为房企的核心竞争力,以至于可以说: 得旧改者,得房产半壁江山。 1 改革开放看广东。 那年?9月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部门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推动“三旧”改造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当地反映的“三旧”改造入库门槛高、规划调整难、税费负担重、土地征拆难规划调整难。 其中在第16点中提到,“三旧”改造要强化行政司法保障,实行政府裁决和司法裁判。 这意味着将来在“三旧”改造过程中遇到迟迟不愿签约的钉子户时,只要超2/3业主同意即可申请政府裁决,100%同意率的这道高门槛已经不复存在了。 作为广东省的改革前沿阵地,珠海市一直以来对“旧城改造”都十分重视,在本次《意见》的指导下,珠海市将改变城中村状况、改善原住居民生活质量放在首要任务。 根据“十三五”规划,珠海市将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加快推进香洲区、高新区30条城中旧村的更新改造。 对于香洲主城区1995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综合整治更新和现有城中村改造的目标。 从2012年至今,珠海的旧改已经历了4个历史阶段,最新阶段是建筑、商业、文化三者共融,代表者非珠海奥园广场项目莫属。 作为一家“准千亿俱乐部成员”,中国奥园运用“专业团队+城市综合服务”的方式,将已经越来越成熟的规划设计、合作模式、拆迁回迁、开发设计和运营服务等方面的专业运作模式融入到旧城改造的项目中。 奥园广场是曾经的梅溪旧工业区,位于香洲区旅游路东侧,梅界路南侧,总建面约46万平方米。经过3年改造,2018年的7月,原来的工业区经过旧城改造变成了集购物、娱乐、商业和居住于一体的多功能商业业态,人流如潮、车水马龙。 作为珠海最大的旧城改造房企之一,奥园现已开展了近10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三旧”改造项目,已由政府确定为珠海翠微村、联安村旧村改造项目开发企业。 另外,奥园还与珠海的关闸村、高沙村、水翁坑村等地方签订了前期改造合同,珠海市政府部门也主动与中国奥园签订了鞍莲路、平沙奥园广场等旧城改造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港珠澳大桥的修通,大湾区规划出台,昂贵的运输成本问题迎刃而解,珠海一跃成为大湾区的桥头堡。 旧改项目的推进让市区规划更加合理,各大房企的争相入驻,让珠海的城市配套服务建设速度迅猛增长。 这正是本次旧改的核心所在,让土地上的人们安居乐业,让城市产业经济得到提升。 2 从历史来看,广东省的转变形式往往象征着未来的改革方向。 从闭关锁国的清末十三洋行到加入世贸前的改革开放,广东一直作为一个试点在推进改革并解决国内的难题。如果广东省旧改是一次战略试点,其成功经验极有可能向全国推行。 而事实上,那年?6月19日,国家召开会议就在部署加快改造城镇老旧小区。 会议指出,据各地初步摸查,目前全国需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涉及居民上亿人,存在较大的投资需求;另一方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还有利于拓展内需促消费,扩大有效投资。 在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下滑的趋势下,老旧小区改造投资周期短的特点能较快、较好地助力稳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