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台山首设海上代表联络站 出海打渔有事也能找代表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8-24
摘要:这几天,台山市川岛镇的上川岛迎来了久违的“开渔”,在广东四大渔港之一的沙堤港,渔民们开始了新一轮的捕捞作业。

  原标题:台山首设海上代表联络站 出海打渔有事也能找代表

  出海期间,许多渔民时常来到陈文积代表(右二)的渔船上反映情况。曾于岚摄

  这几天,台山市川岛镇的上川岛迎来了久违的“开渔”,在广东四大渔港之一的沙堤港,渔民们开始了新一轮的捕捞作业。在当地近200艘出海的渔船中,有一艘仅有7吨的小渔船与众不同,这艘挂牌“台山市川岛镇人大代表海上之家”的渔船不仅捕鱼生产,还是一个海上流动的代表联络站。船主陈文积除了追着渔汛跑之外,还留意收集渔民们出海时的想法意见。

  在以渔业生产为主的海岛上,面对长年出海的渔民群体,如何更好开展代表联系群众活动?随着我省代表联络站建设步伐的加快,在台山市人大常委会指导下,今年5月,川岛镇根据当地渔民占比高、渔业生产较多的实际,探索在人大代表陈文积的渔船上设立“海上代表联络站”,引导代表组建微信群,以船访、询访的形式开展联系渔民活动,扫除了原先存在的履职盲区,搭建起“全覆盖、全天候、多渠道”的履职平台。

  陆上联络站无法触及的“盲区”

  台山市川岛镇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海洋资源丰富,以养殖业和捕捞业为主的渔业是川岛镇的支柱产业。这在沙堤尤为明显,上川岛沙堤渔港是海洋捕捞海产品集散地,长年有来自香港、澳门、台湾及附近沿海地区的渔船进港停泊、补给。其所在的沙堤渔业村委会是我省少有的渔业村,其中从事渔业生产的渔民占比将近一半,拥有渔船195艘,是川岛镇渔船最多、渔民最多的村委会。

  此前,沙堤村选区的6名代表主要通过设在陆地上的代表联络站接待选民、收集民情民意。但渔民的生产场所在渔船上,常年出海捕鱼,这意味着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代表都无法了解到超过一半选民的真实情况。

  “应该说,以前沙堤渔民生产生活上遇到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应。”台山市人大常委会选联任工委主任苏玉霞说,如何每时每刻都能听到渔民的心声,把触角延伸到渔民群体,一直是他们思考的问题。

  扫除联系选民遇到的“盲区”,唯一的办法便是方便代表就近履职,第一时间收集渔民诉求。当地人大把目光投向了同为沙堤渔民的镇人大代表陈文积。

  今年55岁的陈文积是当地土生土长的渔民,从事渔业40多年,皮肤黝黑、胳膊粗壮、脚底板大,是一个典型的“船老大”。熟悉渔情,清楚了解渔民所思所想的他做事热心、公道正派,曾担任过台山市人大代表,深得渔民的尊重与信任,渔民都习惯叫他“积哥”。

  然而,把自己的船当作联络站,陈文积一开始心有顾虑:“我文化水平不高,不太好记录,主要是平时出海打渔都来不及,哪还有精力问这问那。”

  为了打消陈文积的顾虑,川岛镇人大为陈文积建立了专门团队,安排专人帮助陈文积做记录,转交建议,并为他配备一部手机,反馈渔民意见可以通过电话告知后方,大大减轻了陈文积的负担。

  今年5月13日,“台山市川岛镇人大代表海上之家”便在陈文积的粤台渔21838号渔船上挂牌成立。这艘重7吨、长11.9米的小渔船也因此成为我省率先成立的海上代表联络站。

  联络站设在渔船后,沙堤代表联系选民的触角便延伸到了海上。陈文积每月会开展不少于3次船访、询访活动,主动搜集了解渔民的近况和意见,转交给后方联络站,渔民也会经常上他的船,主动说两句。而在休渔期,镇人大则会以陆上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中心,组织选区代表通过座谈会、代表小组活动等形式开展活动,加强与渔民的联系沟通。

  甲板上话家常式的履职

  记者探访陈文积时正值休渔期,这时候渔民通常会对船舶进行维修保养,或参加技能培训等活动,相对清闲。对于陈文积而言,这是难得的走访渔民、集中摸查民情的好机会。

  “生活污水直排导致港口海水不干净,希望能够重视污水处理问题。”梁改转家是世代渔民,一见陈文积就直奔主题。

  陈文积坦言,这是许多渔民多年反映的问题。作为渔业村,沙堤的管理与一般农村并不相同,通常难以纳入国家和省市专项补助。因此沙堤的改水改厕工作由于缺乏资金来源一直停滞不前,生活污水时至今日仍然直排大海。

  “这件事我会继续推动政府去办,应该很快就可以解决了。”陈文积说,现在镇里已经初步同意渔民家的污水统一收集由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积哥,过来喝茶。”快速地转过几个街角,陈文积来到一家海味店,招呼他的老板郭志明今年47岁,原来也是渔民,后来由于身体原因转行做了海鲜加工,这几年开始通过电商贩卖海产品。见到陈文积,他建议能够多开发沙堤的旅游资源,吸引更多游客上岛游玩,买更多的海产品,快点提高村民收入。

  郭志明的建议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随着渔业减船转产政策的深入,沙堤越来越多的渔民面临转业,如何拓宽渔民就业渠道,成为一个新课题。在陈文积看来,依托沙堤浓郁独特的渔港风情,发展旅游观光和民宿业,带动渔民多渠道发家致富,不失为振兴沙堤的一条路子。

  完成陆上的走街串巷后,陈文积还会循例开船进行船访。即便在休渔期,当地仍有50艘渔船获准以刺钓方式捕鱼,并有一些渔民看船,因此仍有部分渔民居住在船上。对于这些渔民而言,陈文积需要登船交流。

  在渔船甲板上喝喝茶、拉拉家常是陈文积与渔民常用的沟通方式。

  渔民林计仲的渔船刚从几吨的小船换成了上百吨的现代化大船。高兴之余他也直言:“机构改革后,渔船证更新需要走的部门太多、时间太长,差点影响捕鱼。”

  陈文积细致询问渔船证“换证”过程,因为当地有两条渔船正在办理旧船改造手续。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号召下,沙堤村加快渔船更新升级,不少渔民从小船换成大船,更便捷地完成渔船证的更替,成为大家共同的心声。因为对于渔民来说,渔汛稍纵即逝,一旦错过,就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污水管理、旅游开发以及优化渔船证办理程序,每个问题陈文积都会记录在案,并研究形成建议,推动有关部门解决问题。

  挂牌后“不空转”的思量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