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CC在追求稳定的道路上失去当年的锐气,遇到了瓶颈,NB前期的弱势,很大程度是因为军哥哥在进攻端口的疲软发挥,赖以成名的女王胜率更是低的吓人,火女更是屡次打出失败表现。我们会发现前中期全靠阿文来扛起局势,这部分二号位的责任是逃不掉的,要知道他操刀的可都是节奏型英雄。 总结下来,newbee就是节奏稀烂,没有能力去自己掌控比赛,也许队员的能力没有问题,但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打法,即使在大优的情况下,掌控比赛的能力依然很差,压制力不够。 三 newbee式排列组合的背后 NB看上去闹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笑话,可这背后却也是能看出不少东西,也有着他们的无奈。 NB的魔性换人折射出了一个很尴尬的事实,中国的dota人才青黄不接,即使出来一个,顶尖的游戏选手物价飞涨,交流不易,俱乐部无奈之下只能进行着无意义的排列组合,所谓的资源整合也是矮子里挑高个,意义不大。 目前dota2玩家的数量少于预期,而年轻选手玩LOL多于Dota2也是不争的事实,甚至近年来手游的兴起更是打压了游戏的成长。玩家基数的减少,导致选材范围的降低。这就像中国足球差的根本原因就是踢球的年轻人太少,输在了起跑线上。 第二个便是国内战队出头的机会也太少,除开四支顶尖战队,其余的战队几乎无赛可打,全程ob。 是时候给这些战队找点事做了。 恢复联赛制度势在必行。 本来Dota2主要依靠第三方举行赛事,俱乐部参赛作为主要的比赛模式。Dota2也需要第三方来帮忙进行推广宣传。近年来V社一统天下,整体挤压和收编了所有第三方赛事,推出了自己的积分系统,并且不断改进。从2018年9月17日第一个甲级联赛预选赛开打,到2019年6月30日最后一个甲级联赛主赛事结束,V社将这一年的巡回赛事划分为五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中都有一场乙级赛事和一场甲级赛事举办,将所有顶尖强队收入自己的赛事,不进入官方赛事,战队再无生存空间。 从培养年轻队员的角度,联赛和次级联赛的模式是更加合适的。 尤其是次级联赛,才是培养年轻队员的沃土。首先,年轻队员需要比赛的历练。相比于杯赛的淘汰制,联赛的循环赛模式能给队员提供更多的比赛机会,让他们更快的成长。当他们通过比赛能力得到提升和体现,才会引起强队的关注,才有机会到更大的舞台去继续提升自己,实现目标。其次,俱乐部也需要比赛以保证正常运营。稳定的联赛等够提供稳定的比赛场次和一定的曝光率,这样俱乐部才更容易经营。俱乐部稳定的经营发展才能给的队员提供更多的机会。 四 结语 愿意祝福你,只因为曾为你呼喊过,被你感动过,愿你努力搏杀,不负前辈之名,如今依然机会尚存,尚有一线生机。 B组过了,还有公开直邀四强。 这样的表现,即使杀进了公开赛,也如羊入狼群,片骨不存。
震中杯Major赛事专题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