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国内首个大运河文化数据平台建成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23
摘要:国内首个大运河文化数据平台建成。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支持下,申报获批2018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项目——大运河文化数据平

本报讯 6月21日,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聊城大学主办,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承办的大运河文化数据平台、《中国大运河蓝皮书:中国大运河发展报告(2019)》发布会暨“大运河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新闻大厦举行。

要建设好大运河文化带,就需要深入挖掘和整理大运河的历史文化资源。而此前,国内没有系统发掘和整理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的成果出现。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支持下,申报获批2018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项目——大运河文化数据平台。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平台于6月21日正式发布运行。

大运河文化数据平台核心功能区由大运河文化网、数据资料系统、投稿系统、GIS地图展示、微信服务平台、应用支撑后台组成。数据平台通过对运河文化资料的搜集、整理、数据保存、资料共享等,有效实现保护和传承大运河文化的目标。通过设立大运河文化网,满足各界对地方文化建设、学术研究、资料查阅等的需求,达到文化传承和利用的功能。同时可通过微信号,提供大运河相关的服务与宣传推广。因此,大运河文化数据平台的运行,对保护和弘扬运河文化将起到重要作用,是学界运河研究的新进展。

同日发布的《中国大运河蓝皮书:中国大运河发展报告(2019)》是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与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共同推出的第二本中国大运河年度发展报告。该书共分为七个部分,分别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大运河文化保护、利用、大运河水利、航运、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讨论了2017—2018年间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工作进展,并就北方运河通航可行性、大运河水环境治理等现实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论证。报告考察了大运河山东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对充分挖掘运河文化、实现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必将发挥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