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金融科技公司来说,在技术服务上,可以开放更多技术能力给金融机构,助力金融机构提升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如线上风控能力输出,让金融机构在现阶段缺乏线上数据积累的情况下,可以迅速发展线上金融业务,实现业务模式的完善和迭代;开放平台获客能力,如基于用户洞察所形成的用户运营能力输出,助力金融机构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同时还可以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风险定价和管控模型,改造信贷审批发放流程,提高客户识别和信贷投放能力,打通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堵点,切实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在产品和场景上,开放产品创新能力,如基于风险定价能力设计出的多样化金融产品,更好识别优质小微企业客户,保证资金使用场景,有效把控信贷风险。目前,我们已经和数十家银行、金融机构开展了信贷合作,重点服务小微企业,我们的信贷客户中,小微企业主和兼职青年就占到65%。这些小微绝大多数是以个人信用为基础的小微,下一步我们将延伸到结合企业资质、企业经营情况的小微企业。 据此,金融科技要成为扶持中小微企业的“稳定器”和“加速器”,有三条路径:一是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发挥大数据风控的价值,降低中小企业融资的信息不对称,帮助银行管理好在经济下行环境中面临的风险翘头等风险;二是助力银行打造全流程线上化的服务模式,提升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三是推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信贷决策效率,降低中小微企业服务成本,推动综合融资成本的下降。 展望2020年下半年,经济发展需要与“非常态”共存。对于金融科技企业而言,今年既是挑战严峻的一年,也是发展的关键之年。疫情加速了金融科技能力向各个经济基本单元的融合渗透,从以往的“点状”“线状”向“网状”辐射。我们与金融机构的合作空间更为宽广,扶持小微企业、重振居民消费等有更多业务机遇待联合发掘。 “普惠”的愿景有了更为广阔的外延,数字化基础设施更加稳固。我们在不断推动金融普惠、资金直达的同时,也在填平社会经济体中各个单元之间的信息鸿沟,努力推动科技共享、资源共享,推动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与高质量发展。 (文 度小满金融CEO 朱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