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在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基础上,如果中国能推动以新基建和减税为主的财政政策,扩大开放,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改善收入分配和社会治理,国运来了。 非常之时,必待非常之举,就像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滞胀与里根经济学,计划经济与邓小平改革一样。要充分估计当前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做好应对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准备,化危为机,我们旗帜鲜明倡导“新基建”、“以第二次入世的勇气推动改革开放”、“调节收入分配、扩大中产、提振消费”。(参见、) 这一次应对要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以工代赈,比货币放水和发消费券好。从价值观上鼓励劳动,从效果上有助于带动就业。 中国无须跟随美联储大水漫灌,我们在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上都走在全球前面,未来最主要是防范海外疫情的二次输入风险,做好应对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充分准备。 最根本的是做好自己的事,好运自然来。新时代需要新基建,“新基建”有助于惠民生、稳增长、补短板、调结构、促创新,将点亮中国经济的未来,提振各方信心,是应对疫情、经济下行和推动改革创新的最有效办法。 启动“新”一轮基建,关键在“新”,要用改革创新的方式推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简单重走老路,导致过剩浪费和“鬼城”现象。“新”一轮基建主要应有五“新”:新的领域、新的地区、新的主体、新的方式,以及新内涵。支撑未来20年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新基建”是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互联网等科技创新领域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消费升级领域基础设施,具有很强的带动效应、放大效应和乘数效应。“新基建”,新未来,新的发展理念。 要把好事办好,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做好科学规划,防止“新瓶装旧酒”“重走老路”“四万亿重来”,避免沦为又一次纯粹货币超发的饮鸩止渴。 9、大势研判:走在曲线之前 大家发现我们的观点经常与众不同,旗帜鲜明,不随波逐流,不模棱两可,与学院派侧重于解释过去、过于学术不同,我们强调研究的前瞻性和实战性。独立客观专业的研究是有价值的。 2019年底市场还在沉浸库存周期复苏的幻想中,认为猪通胀应该加息,我们提醒“充分估计当前经济形势的严峻性”“经济企稳的基础并不牢固”“拿掉猪以后都是通缩”。 我们在2020年初旗帜鲜明倡导“新基建”,提出“我们正站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边缘”。引发社会各界大论战和资本市场较大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