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新增减产额度并不能有效改变市场供求均衡,因为这一协议并不牢固,比如沙特试图让其他国家分担其超额减产负担,伊拉克、尼日利亚等重要产油国也都希望增加出口份额。更何况世界石油市场上另一个重要玩家正一步步地侵占地盘。国际能源署承认,美国有望在2020年末或2021年初成为石油净出口国。预计美国今年原油日产量可达1320万桶,比2019年增加90万桶。美国不仅意图取代沙特头号产油国地位,还要逐渐占领欧洲庞大的油气市场,其矛头直指沙特和俄罗斯。为了占领欧洲市场,特朗普政府不遗余力地全面排挤、阻击俄罗斯对欧天然气供应,频频发动针对俄石油企业的制裁,包括阻挠即将完工的“北溪二号”管道项目。 沙特发起价格战并非首次。早在2014年,沙特就曾大规模增产,试图用低油价打击美国页岩油开发,最终无功而返,不得不拉拢俄罗斯等24个产油国集体实施减产。经过此役,美国不仅实现了能源独立,其页岩油气生产也取得巨大成功。但也有分析指出,当年美国页岩油气生产商主要靠从资本市场融资最终胜出,目前页岩油气生产商普遍债务缠身,能否应对此次挑战尚存悬念。 由此看来,沙特此番痛下决心抛弃限产保价策略投入价格战,可谓一箭双雕,进可攻,退可守。 同时,不排除与俄罗斯配合“演双簧”的可能性,俄罗斯与沙特可能不谋而合,打压原油价格将美国页岩油气生产商挤垮。即使达不到此目的,起码能拖慢美国油气进军国际市场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