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保障和关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的若干措施》,包括改善医务人员工作和休息条件、维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落实医务人员待遇、提高卫生防疫津贴标准、给予职业发展激励、照顾子女入学、加强人文关怀、创造更加安全的执业环境、弘扬职业精神做好先进表彰工作共九个方面十八条措施。其中,对直接接触待排查病例或确诊病例,诊断、治疗、护理、医院感染控制、病例标本采集和病原检测等工作相关人员,按照每人每天300元给予补助;对参加疫情防控的其他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按照每人每天200元给予补助。临时性工作补助免征个人所得税。 “三大战役”“宝坻攻坚”:从容应对处变不惊超级邮轮的“十二时辰” 战“疫”初期,1月26日,一场关乎一艘大型邮轮上数千人安全健康的保卫战在天津完胜,从接战到决胜,仅仅24个小时,天津打出了一场处变不惊、运筹帷幄的经典战例。 除夕夜接报,天津立即迎战!25日凌晨1点,“天津战区”发出作战指令:邮轮停驻锚地暂不进港;医务工作者登船采样、开展流调;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全部邮轮航线即日起停航,开航时间依据疫情发展而定。 检测人员上船,发现17例发热情况,收集样本,乘坐直升机快速送检。3个小时检测后,样本全部为阴性,排除感染。游客下船离开。1月26日零时,这场邮轮“应急处置战”经历24小时后结束、完美收官,一系列专业娴熟操作堪称“教科书级别”的经典案例。 航班上的防疫接力赛 1月24日,大阪到天津的GS7980航班是天津应急处置的一场“小考”。1月25日,警报再次拉响。马来西亚沙巴飞往天津的OD688航班上,有一个旅游团队是武汉籍旅客,机上3名旅客出现体温异常。事发紧急、全国罕见,疫情就是命令,天津疫情防控指挥部迅即启动联防联控应急响应机制,一条条指令从市指挥部发出,一场疫情防控的接力赛鸣枪开跑! 当晚23:40,OD688航班准时降落在天津机场。地面上,地勤机务人员引导航班入位,客梯车迅速对接;飞机上,两名海关工作人员迅速登机检疫、健康申报、测量体温。此时,120及转运车辆已经从“绿色通道”驶入机场,实现人员转运隔离的无缝对接……1月26日凌晨,3名疑似冠状病毒感染旅客全部转诊至指定医院,密切接触旅客及暴露旅客入驻指定酒店隔离留观。天津当机立断、协调部署跑好协同联动、高效处置“接力赛”,最大限度化解这场隐形危机。 切断动车客车段聚集性疫情传播源 1月21日,天津动车客车段乘务车间职工杨某被确诊为天津市第2例新冠肺炎病例。1月23日,杨某的同事陈某、石某又先后被确诊。一个车间接连发生3个确诊病例。聚集性疫情的形成,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警觉和重视。1月23日晚,天津市委市政府当机立断,连夜对天津动车客车段分级封控,划出红区、黄区隔离管理,这也是天津市启动一级响应后的第一个整体封控区域。封控区域内,红区隔离42人,黄区隔离167人;另外对238人实行居家隔离观察,其中8人在外地居家观察。 截至2月12日,天津动车客车段10名职工、7名家属共17人确诊为感染病例,其中1名职工、2名家属已治愈出院。集中隔离人员已全部解除医学观察,身体状况正常。天津动车客车段聚集性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战宝坻,“万人摸排”+三道防线 2月初,因为一次“福尔摩斯破案式”的流行病学调查,位于天津宝坻的百货大楼为公众所关注。最初的迷局虽已破解,但与这座百货大楼相关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人数还在不断增加,截至2月18日18时,宝坻区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3例,多与百货大楼相关。 疫情发生后,宝坻区连夜将194名百货大楼销售人员集中隔离;主动报告的去过百货大楼的9200多名顾客,均采取居家隔离措施。103名发热人员已送往发热门诊检查治疗。2月9日,宝坻防控再升级,以“三道防线”切断病毒传播途径。第一道是社区和村庄提高封闭标准。第二道防线是城区通往农村地区的主要路口都实施了双向交通管控。第三道防线是宝坻区通向外界24个主路口、高速公路、国省道和36条乡村道路,均采取了不同等级的管控措施。2月11日,宝坻区近3000名工作人员对涉区百货大楼疫情相关的2万人连夜开展走访,新发现的发热人员送往宝坻区人民医院鉴诊筛查。这套“组合拳”,就是让病毒“停下来”不再传播。 “三个起来”:有效引导舆论村镇喇叭“喊起来” 在天津涉农区村镇的防疫战中,村部大喇叭“大显神通”,早在1月25日,天津市蓟州区一位村书记的喊话就登上微博热搜:“不要以为你上人家去,人家就很欢迎你,别太自信了!”网友评论,这位书记的喊话自带浏览量,简直就是大喇叭版的单口相声。但是这种“话糙理不糙”的“土味宣传”让村民在笑声中了解了疫情防控知识,提高了防范意识。 除了大喇叭,许多身穿红马甲、口戴口罩、手拿扩音器的“移动小喇叭”走村串巷,宣传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劝导村民尽量不出门,“宅”家过年。还有巡逻车载着大喇叭分片区循环播放疫情防控知识,村庄通过村民联络群,为居民推送疫情防控相关信息,再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通“抗疫播报”专栏……利用村部“大喇叭”、移动“小喇叭”等特色宣传载体,创编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顺口溜”“三句半”向群众宣传防控知识,截至目前,天津市各涉农区累计播出112万余次,构筑起一道道抗疫防火墙。 新闻发布“主起来” 以新闻发布,赢得疫情防控主动。 疫情以来,天津连续高层次、高密度、高质量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信息、解读防控知识、回应热点话题、澄清疑虑误解,以实际行动践行“广而告之、广为人知”。截至2月19日共召开63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人次202次。 自1月23日首场发布会以来,天津始终保持着每天2-3场的频次,特别25日以后几天保持了每天5-6场的高频次,从“及时发布”提速到“即时发布”,与时间、与病毒赛跑。天津的发布有“四个聚焦”,聚焦全市疫情和防控工作最新进展,聚焦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决策部署,聚焦社会热点重点,聚焦基层防控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