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行业惨淡,优衣库Q1财报要“感谢”中国市场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2-04
摘要:行业惨淡,优衣库Q1财报要“感谢”中国市场:作为服装业中一直逆周期增长的巨头,优衣库终于抵抗不住压力出现下滑。相比于整体市场的不景气,优衣库的表现仍然可

行业惨淡,优衣库Q1财报要“感谢”中国市场

1月10日,日本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发布2020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在截至去年11月30日的三个月内,其销售额同比下跌3.3%至623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94亿元),营业利润大跌12.4%至917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8亿元)。毛利率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为50.2%。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季度溢利录得709亿日圆,同比下降3.5%。

报告期内,优衣库日本销售额同比下跌5.32%至2330亿日元;海外收入则同比下跌3.6%至2807.48亿日元,创十年来最大跌幅;经营利润更大跌28%至378亿日元,是2016年以来首个季度收益出现下滑。

作为服装业中一直逆周期增长的巨头,优衣库终于抵抗不住压力出现下滑。相比于整体市场的不景气,优衣库的表现仍然可圈可点,财报中也透露一个关键消息,中国市场对优衣库的重要性正在越来越大。

优衣库创十年最大降幅

日本

日本目前依旧是优衣库的第一市场,虽然优衣库一直在大力发展中国、韩国、印度、东南亚、欧美等地区的市场,可日本的销量仍然占到四成左右。作为第一大市场,日本市场的不景气,为迅销集团Q1财报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

对于日本市场下跌的解释,优衣库认为是暖冬的影响到了产品的畅销。

据时尚商业快讯监测,近三年来," 天气因素 " 一词连续超过10个季度出现在优衣库日本市场的业绩财报中。

服装业的发展,天气因素确实是一个关键的变量,温度与零售之间往往产生着微妙的联系。尤其是对于“实用性高”的优衣库而言,其明星产品许多主打保暖效果,暖冬影响业绩的理由也并非空穴来风。杰富瑞分析师 Mike Allen表示,日本零售商尤其是迅销集团对季节性天气趋势很敏感,所以几乎所有服装零售商月度销售都受到天气波动的影响。
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为了提振日本市场,也许优衣库该重新考虑衣服的“保暖性”,去多关注衣服其他的“实用性”上。

韩国

日本之外,优衣库的海外市场收入创下了十年来最大跌幅,韩国市场则是主要的一个因素。

据《日经亚洲评论》的报道称,优衣库韩国的业务在上个季度在同店销售额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出现了运营亏损,一些门店尽管开门营业,但基本上没有生意。冈崎健在不久前的财报简会上表示:“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商业环境。”

韩国市场的低迷,主要因为日韩两国之间的一些摩擦,民族主义的思潮下,韩国民众对优衣库的接受程度在下降。

去年7月,日本政府采取“经济报复”措施,限制向韩国出口半导体材料。受此影响,韩国民众在社交网络提倡抵制日货,随后这一思潮在韩国社会发酵。

作为韩国市场知名度较高的优衣库,则首当其冲。在激烈的“排日”情绪下,不仅民众不买优衣库,一些货车司机也表示拒绝为优衣库送货。在去年9月,优衣库相继关掉了在韩国的3家门店,诸如此类的负面影响直接体现在了这次财报上。从一些迹象上来看,韩市场的负面影响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如何与韩国消费者

成“和解”,考验着优衣库在品牌上的运营能力。
此前,迅销首席财务官冈崎健(Takeshi Okazaki)曾表示,预计韩国“抵制日货”活动不会持续太久。这一言论进一步恶化了双方的矛盾,韩国民众认为这是“轻视韩国消费者”,该国舆论对此表达了强硬抗议,迫使迅销两度在官网发布道歉声明。可消费者并不为道歉买账。由于事件进一步发酵,由韩国快递员组成的工会也加入“排日”潮中,称将拒绝为优衣库配送。

韩国“抵制日货运动”导致优衣库去年9月的销量锐减,还关了3家门店。到了10月,优衣库又因一则广告引发争议,再遭舆论“暴击”。去年10月优衣库在韩国发布了一则广告,或许是韩国民众对该广告过度解读,类似言论揭开韩日两国“旧伤疤”,彻底让优衣库在韩国陷入了非常被动的处境。

好消息是,韩国年轻人对优衣库的青睐还在,如何在营销上去消解韩国社会的误解,是优衣库想要逆转这一市场处境的关键。

据《凤凰周刊》20019年12月的一篇报道介绍,在这样的背景下,少数十分青睐日本产品的款式与性能的韩国年轻人,为了不被别人发现,只好偷偷溜进优衣库门店,迅速结账,还要遮掩住包装袋上的品牌Logo。更有甚者,会为了买一件衣服专门飞一次日本。
而更多“害羞”的日货购买者,既缺乏勇气走入门店,也缺乏财力频繁往返国外,只好选择网上购买,还要小心那些不愿配送日货的快递员。

诸如此类的事例证明,优衣库在韩国“复活”的希望还在,如何解决这棘手的问题,还看优衣库海外团队的运营能力。

整个行业遭遇“寒冬”

优衣库的惨淡并不是个例,整个行业在去年都遭遇着“寒冬”。美国快时尚品牌Forever21于2019年9月份正式申请破产,退出了包括中国、日本、加拿大在内的全球40多个市场,据称将关闭旗下178家门店。

2018年9月ZARA关闭了纽约首家门店,2019年又接连关闭了北京核心商圈的两家门店。财报显示,从2015财年到2018财年,ZARA母公司Inditex净利润逐年下跌,涨幅从14.9%一路下滑至2%。好在后半年ZARA开始出现好的表现,母公司Inditex股票在去年前半年经历了持续下跌后,在最后几个月开始走高。

与此同时,H&M也默契地放缓了开店速度。

巨头们处境尴尬,其他品牌日子也不好。几个月前,Topshop母公司Arcadia集团在美国申请破产,而New Look的业绩大幅下滑,并在去年正式退出中国……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H&M、ZARA、优衣库、MJstyle、无印良品、UR、C&A、GAP在内的8个快时尚品牌,三季度在内地共新增54家门店(不含升级重开门店),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约36%。十年前开始逐渐被全球消费者所有青睐的“快时尚”巨头们,都在经历着一些新问题,往日的风光不再,转型已成为它们接下来几年的关键词。

优衣库在中国的“逆周期”

优衣库在中国表现着优异的成绩,成为迅销集团财报里的亮点。考虑到中国大环境的不利因素,优衣库实现着“逆周期”的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4月,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7.2%、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0%的情况下,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消费却同比下降1.1%。这是1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去年6月,顺德纺织商会曾做了一个统计,将运动品牌剔除后,整理了15家服装品牌或相关的上市公司一季报(2019)。统计显示,仅有8家净利呈增长趋势。而净利下滑的企业中,降幅全部为两位数,最高降幅达到94.40%。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