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一定是要通过数据驱动,不断对经营模式做微调。当然,除了产品端的及时调整,客户端也要维护好,比如做一些私域流量的经营,不断提升用户的复购率。最后,我们还要看你能不能将两者匹配起来,这是一个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工作。 2)从买手店到买手制百货,百货业态面临着新窗口 我还想补充一点的是,通过对买手店的探索,百联未来其实可以建立一个中国的买手制百货。包括百联现在也会自己下场开买手店,就是想做这样的尝试和突破。 买手制百货这种业态,到现在中国还没有。百联集团在早期是比较创新的,它打造了中国第一家百货商店。随着时间的推演,现在海外已经出现了一批买手制百货,这也让我们看到中国的百货业态,或将迎来一个更新换代的窗口期。 大的百货业态,跟小的买手店其实很类似,大家以前的问题在哪里?在于原先的渠道方不做运营,招完商以后,运营和销售都放给商户自己去做。 所以以前的买手店就是做档口货,赚贸易差价,这个产品到底有没有设计能力,能吸引多少人流,没有管控。往后的话,买手店可以有自己引流的套路,按照自己想要去接触的客户类型去挑选产品,百货也是如此。 这样久而久之,大家会更多记住买手店或者百货店的IP,而不是只依赖于某些品牌。从长远来看,这能带给百联非常不一样的竞争优势。 时尚产业入口,展会将带来的中枢价值 (本段口述来自于ONTIMESHOW联合创始人&CEO 董黄之) ONTIMESHOW目前是国内最大的时尚展会平台,我们本身是通过展会的形式切入时尚产业。在这个行业里面,B2B的线下展会依然非常重要。 设计师品牌如果刚起步的话,它对供应链的把控是很弱的,议价能力也很低。反应到零售端,它的客单价就会比较高。从生意的角度出发,它肯定是拿到订单再去下单更加安全一些。 在设计师品牌将设计和产品推向市场的过程中,它的第一步,其实就需要参加ONTIMESHOW这样的展会,这样才能接触得到买手,更早地获取一定订单。 所以我们相当于是时尚产业的一个入口,可以从更大的切面上,观察这些独立发展的个体。百联也是希望通过我们,用一套标准化的数据评估方式,把头部或者有价值的设计师品牌挑出来,做早期赋能。后面品牌如果走到线下拓店阶段,百联的资源又能够跟得上。 1、供需突增,ONTIMESHOW见证了时尚产业崛起 而且从ONTIMESHOW成立的这5年来,我们可以说见证了中国整个时尚产业的发展和爆发。 在2014、2015年的早期阶段,市场并没有一个比较好的业态去承接独立设计师。那时设计师品牌很难生存,但我们的展会还是一直在坚持经营。之后从2016、2017年的持续发展,到18年春夏这季,ONTIMESHOW第一次场地扩张,开展前三个月报名直接爆满。 其实我们从一个展会方的角度去观察,很容易就能感知到设计师品牌突然爆发的这个趋势。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先看供给端。拿时尚行业发展的时间节点来说,最近几年出现了很多海外归来,具有独立思想的设计师,他们希望通过设计师品牌来展现自己的意识。 说穿了,在这个时代,社会或者家庭的物质条件,能让他们有很好的基础去做这种尝试。所以,现在设计师圈层的突增效应非常明显,市场能够看到的设计师品牌也逐渐变多。 再说需求端。作为商业体,尤其是到了零售端,无非就是人流、客单价、复购率。现在线下的大趋势是瞄准年轻消费者,而年轻消费者看中的,或者他们喜欢的,就是和艺术挂钩的这些时尚、音乐、视觉元素,这是一个商场能引流和对外销售最强有力的点。所以时尚产业在今天能够成为焦点,和新人群的崛起密切相关。 这也就造成这两年,其实大家看到不管是传统百货业态,还是地产商,都对时尚板块非常关注。 2、做时尚品牌,需要把握好商业化节奏 总的来说,设计师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人群。不是每个设计师都能创造出好的品牌,也不是所有能创造出好的品牌的人,都懂得做生意。 我们一直强调,时尚和商业不是一个东西,中间有很多需要跨越的地方。这也是在每个产业环节中,赋能型生态企业存在的理由。 如果单看中国的服装产业,我们会觉得整个体系是一个非常成熟的状态。但对时尚产业而言,它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上升空间很大。中国的服装品牌很多,但真正有价值的品牌还很少。 去做一门生意,有做品牌和做产品两种模式。做产品的话,它就是打造一个极具性价比的产品,在任何通路里销售,购买的人也是按照性价比来选择的。 做品牌有点不一样,经营品牌需要长期坚持自己的一种调性,在这当中就会遇到一些阶段性的取舍。比如说在当下,你是希望多赚取一点现金流,还是在品牌提升层面去下功夫。 所以我们觉得,要做成一个商业化的时尚品牌,不是特别容易的事情,中间需要把握一定的节奏。如果你太快去追求商业化的话,有可能品牌的调性和风格就会走样,或者流于平庸,这样产品力会大幅下降。但如果你一直是曲高和寡,特别小而美,也不能做得很大。 3、从产业入口到产业中枢,需要连接更多的力量 突破这个瓶颈不能单靠设计师。你去看国外的成熟市场,那些从设计师品牌起家的奢侈品品牌,它们的灵魂人物可能是设计总监,但发展到一定阶段,会有一个在商业化层面非常强的CEO和团队去承接。他们能合理运用资源,去构建一个符合商业打法的体系,最终品牌的溢价源实际上是从这里产生的。 站在平台的维度,ONTIMESHOW从体量来讲,应该是整个行业里面最大的。那到了这个节点上,我们就会思考能不能深入到产业链中做一些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