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华建设有限公司项目生产经理 郝云疆:学校要省财政700万元了,就得随时做好县里有2800万元资金的准备,他们连这个准备都没有,合同书上还写了资金已落实。学校领导都是好人,你要叫他们去找县领导要钱,他去要一次两次可以,要多了,他还怕县领导烦呢。 离开工地时,郝云疆给看守现场的唯一一位工作人员,发了一笔生活费。 郝云疆说,不管怎样,他们准备坚持到年底;但不知道,再这样拖下去,他们的公司还能够坚持多久。 没钱也要干 项目资金不到位成拖欠主因 从郝云疆所在公司的遭遇中可以看出,虽然没有动辄上亿的大额拖欠,并且欠债方也不是恶意欠款,但对于规模小、家底儿薄的中小企业来说,千八百万的欠款,加上拖欠几年产生的利息,就足以把它们拖垮。甚至有中小企业,在讨债的路上就倒闭了。这样的拖欠案例,反映的恰恰是国内大多数中小企业面临的最真实的困境。 第三方评估机构调查显示,在31省市的3600多家企业中,被拖欠的小型微型企业占比最多,约为60%,中型企业占比32%。有一半的企业认为,拖欠原因主要是项目资金不到位。 而央视财经频道本周播出的“清欠”系列调查,也发现多地确实存在这一问题。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 罗俊章:中小企业处在账款拖欠的最末端。部分的基层政府部门和大型的国有企业对清欠工作不是十分重视。 从拖欠账款类型来看,65%以上的样本企业反映被拖欠的是工程款。此外,60%的样本企业反映拖欠款对企业经营有影响,有的甚至被拖欠长达10年。其中,8%的企业已影响到正常经营,4%的企业已停止运营或濒临破产。 目前,各地均承诺能完成今年年底前清偿一半的目标任务,近两个月来清偿进度也明显加快。 但专家认为,下一步仍需建立长效机制,从源头预防拖欠。 中国企业联合会维权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张文涛:要运用专项审计、司法强制执行、失信黑名单等手段,对有还款能力,但故意拖延、逃避或推诿还款义务的拖欠主体进行联合惩戒。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 黄利斌:对恶意拖欠、久拖不决的拖欠主体,要进行公开曝光,形成强大的震慑。 别让民营企业再“年关难过” 本周,央视财经频道连续关注了宁夏、内蒙古和河南三地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被拖欠的情况,每一家被采访的中小企业都表达了他们的无奈和生存的艰难。 在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业面前,被拖欠账款的中小企业处于弱势地位,想要凭自身之力,将一笔笔欠款结清,可以说困难重重。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欠款难清”却给它们的资金周转、经济效益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好在我们看到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未来也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从源头预防拖欠。我们希望看到,清欠能让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有盼头,也让它们不再“年关难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