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国际能源理事会发布《世界能源情景2019》(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2-05
摘要:创新在未完成交响乐情景中能走多远? 创新在硬摇滚情景中能走多远? 一次能源总量(百万吨油当量/年)和人均一次能源(吨油当量/年) 一次能源总量(百万吨油当量/年)和人均一次能源(吨油当量/年) 2020~2040年一

创新在未完成交响乐情景中能走多远?

创新在硬摇滚情景中能走多远?

一次能源总量(百万吨油当量/年)和人均一次能源(吨油当量/年)

一次能源总量(百万吨油当量/年)和人均一次能源(吨油当量/年)

2020~2040年一次能源绝对增长,按地区划分

一次能源,按来源划分(百万吨油当量/年)和最终能源,按需求部门划分(百万吨油当量/年)

来自运输的最终能源消费(百万吨油当量/年)

在区域层面上,中亚(包括印度)是一次能源需求增长的最大驱动力,而东亚(包括中国)则成功地在2040年之前抑制了除硬摇滚情景以外的所有情景下的增长。在所有情景中,欧洲和北美的一次能源需求将分别在20年代和30年代达到峰值。

3.电气化扩展到更多的用途和用户,推动脱碳率;然而,难以减少的部门和非电气化使用的问题仍然存在。

由于供热、制造业和移动出行都以电力为中心,2020~2040年,“现代爵士乐”和“未完成的交响乐”情景中电力需求增长最快,分别为45%和60%。到2040年,20~31%的能源系统将实现电气化,更高的比例将在“未完成的交响曲”中实现。与我们2016年的报告相比,这标志着电气化的加速。虽然不断增长的需求的大部分将继续由化石燃料发电来满足,但电力组合日益转向可再生能源。

我们注意到,不同情景下的电气化途径有所不同,可再生能源占总发电量的比例从2020年的26%上升到未完成的交响乐情景的43%和硬摇滚情景的33%,仅略低于2040年现代爵士乐情景的36%。

4.一场依赖于基础设施的新的移动出行革命正在蓄势待发,从长远来看,它有可能颠覆整个能源格局。

交通运输对能源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情景,但在所有情况下,人口和GDP增长之间都存在动态张力,这种张力被效率的提高所抵消。电动汽车、内燃机汽车能效、拼车、无人驾驶汽车和新型交通工具的共同发展,已经从根本上重塑了个人交通需求。变化的速度取决于情景的功能,特别是取决于更广泛的基础设施开发,包括储能。但是,考虑到资产的资本密集度和新的效率提高的余地减少,这些新的发展对商业运输能源需求的综合影响按比例来说是较低的。因此,尽管新交通革命在满足新的乘客交通需求方面的势头越来越大,但在所有这三种情况下,交通运输的总体能源需求仍在继续增长。

在“未完成的交响乐”和“现代爵士乐”情景中,技术、政策和消费者行为方面的新发展对运输部门的能源消费量影响最大。这两种情况的模型表明,到2040年,基于电动汽车的快速降价,增长有限,到2030年,电动汽车的销售价格将与内燃机汽车持平。这一均价加速了电动汽车的普及,到2040年,电动汽车占私家车里程的比例将超过内燃机汽车。随之而来的效率提高抵消了车辆总数的增加。由于更轻的材料、更高效的发动机、更严格的效率标准以及生物燃料和氢等替代燃料的使用,商业运输(其他陆路运输、海运和航空运输)经历了能源强度的降低。

根据这些变化,到2040年,“未完成的交响乐”和“现代爵士乐”总的运输所消费的能源中,电力和氢气占了10~16%。

“硬摇滚情景”的显著不同之处在于,全球在燃料和效率标准方面的政策协调力度较弱,技术转让有限,导致电动汽车和替代燃料的使用率大幅下降。结果,运输行业的能源需求增长了28%,石油仍然是主要的燃料。

5.提高能效对于管理工业、住宅和商业部门的能源需求,避免减缓气候变化的势头至关重要。

在“现代爵士乐”和“未完成的交响乐”情景中,2020~2040年,工业、住宅和商业部门推动了主要的一次能源需求增长。如果没有的新能源效率解决方案的预期加速,这一数字将会高得多。

在“现代爵士乐”情景中,使用先进的数字解决方案有助于优化工业流程和最终产品设计,从而在减少浪费的同时最小化能源消费。在“未完成的交响乐”情景中,智慧电表和分布式发电与新型高效热工建筑材料相结合,显著降低了建筑的能耗强度;通过有效的政策和效率标准取得了额外的收益。

相比之下,“硬摇滚情景”的一次能源需求增长几乎是“未完成的交响曲情景”的两倍,尽管在这段时间内,随着能源效率的提高进展更加缓慢,GDP增长有所放缓。

6.在日益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能源系统中,提供能源+服务的新机会正在出现。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