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国企业合作引进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和法国企业合作引进新口味植物酸奶……在第二届进博会上,复星集团的多家全球合作伙伴一齐亮相,为中外采购商带来“全球好产品”。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说:“深度的全球化合作,将让全世界的家庭能够享受到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共享人类的智慧成果。” ——开放创新,把做蛋糕的手艺练得更精。 创新发展是引领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这是11月5日在第二届进博会瑞士ABB集团展台拍摄的全自动垃圾分类设备。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在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机遇面前,各国应该加强创新合作,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中国不仅是创新的好地方,也可以作为出口基地。”已经进入中国市场30年的法国泰雷兹集团,今年是首次参加进博会。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苏睿思说,中国航空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未来,希望泰雷兹带来的数字化和创新解决方案,不仅造福中国也能惠及全球市场。 ——开放共享,把经济发展的蛋糕分得更加公平。 5日下午,食品及农产品展区。咖啡、芝麻、奶粉……乌干达一家参展企业一边向记者介绍展品,一边递来了印有中文的名片。 “我们一直苦于没有渠道进入中国市场,去年参加进博会让我们接触了很多经销商。今年,我们早早报名参加。你看,中文名片都备好了。”乌干达国营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西蒙·特韦恩说。 同样在5日下午,苏宁与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签署深化合作协议,让意大利中小品牌通过苏宁渠道进入中国。 “‘买全球,惠全球’,我们要让更多‘一带一路’国家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去,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说。 利己达人,货通天下。开放融通的中国正向世界敞开胸怀,欢迎全球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和便车,以贸易公平构建全球命运共同体。 这是11月5日在第二届进博会装备展区拍摄的德国克鲁斯公司展台。 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 坐进虚拟驾驶舱体验翱翔蓝天、坐上“深海勇士”深潜器潜游海底、通过“中国天眼”VR眼镜遥望星空……透过高科技元素,第二届进博会的中国馆让中国发展成就更加触手可及。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站在70年发展的新起点上,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增长引擎将如何携手世界共谋新篇? 习近平主席鲜明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也必然更加光明”。 信心源自中国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手笔—— 中国将进一步降低关税和制度性成本、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一系列举措彰显中国在世界经济汪洋大海中搏击风浪、强筋壮骨的勇气和决心。 前不久,ABB位于上海的机器人“未来工厂”正式破土动工,建成后将实现“用机器人制造机器人”。 ABB集团亚洲、中东及非洲区总裁顾纯元表示,中国全方位扩大开放,积极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投资环境,给外资企业提供了极大机遇,坚定了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 11月5日,在第二届进博会装备展区,法国泰雷兹集团工作人员向参观者介绍展台。 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信心源自中国大市场带来的大机遇—— “中国有近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全球最大,市场规模巨大、潜力巨大,前景不可限量。”习近平主席的话,道出中国大市场的勃勃生机。 漫步进博展馆,德国的高效壁挂炉、赞比亚的野生蜂蜜、塞尔维亚的乳制品等全球优质商品,正加快走入中国消费者视野。进博会采购商中国国投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预计,今年全年进口印度尼西亚、厄瓜多尔等地的优质水产品将达到3.5亿美元,较上年大幅增长1.3倍。 消费不断升级、需求持续释放,中国市场吸引力十足。第三届进博会从今年8月1日起开始报名,目前签约和报名的企业已经有115家。 信心源自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 “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培育和壮大新动能”“增强国内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这是11月5日在第二届进博会服务贸易展区拍摄的毕马威公司展台。 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