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德国巴伐利亚州第二大城市的纽伦堡,起初在我眼中吸引力并不是那么大,虽然童话故事《胡桃夹子与老鼠王》的原著故事就发生在纽伦堡的市政厅里。中世纪的城堡和教堂和其他城市相比也并不足够出彩。只不过,每当听到“纽伦堡审判”这段历史,我都会想,啊,这个城市我还一直没有去过。 许多人对纽伦堡的第一印象,都来自于历史课本,我也不例外。希特勒对曾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青睐的纽伦堡情有独钟,称其为全德“最德意志化的德意志城市”,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就将纳粹的总部设在这里,也给这座古城招来了灭顶之灾:1945年,德意志第三帝国大势已去,盟军的飞机轰炸了纽伦堡,摧毁了老城90%的建筑。战争结束后,如何处理罪孽深重的纳粹分子在同盟国内部引起激烈争论,最后决定公开审判。 审判历史照片(本图来自于网络) 审判地点就选在了昔日纳粹的总部,这场史无前例的大审判,使纽伦堡闻名天下。1945年11月20日,俄、美、英、法四国大法官走进纽伦堡法院第600号审判厅,举世瞩目的历史上第一个国际法庭——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在这里开庭了。21名同盟国认定的主要战争罪犯被推上了历史的审判台,其中包括前纳粹元帅赫尔曼·戈林、希特勒副手鲁道夫·赫斯等人。要知道,那时候战争刚刚结束,只有审判才能挖掘历史的真相。在十分艰难的境况下,整个审判共持续了315天,开庭218次,整个审理过程和记录均用了英、法、德、俄四种语言,正义与邪恶再次以不同形式展开了激烈交锋。今天的审判原址已经成了一座纪念馆,还保留了当年的审判厅。
审判历史照片(本图来自于网络) 对德国来说,纽伦堡审判如同一个里程碑,从那时起德意志民族开始了对历史的反省。而对纽伦堡来说,这段历史是她挥之不去的阴影,在世人心中一直是沉重而严肃的。 我一直对二战历史感兴趣,这次来纽伦堡,就一定要去审判原址看看。纽伦堡审判纪念馆(Memorium Nürnberger Prozesse)并不在老城里,从皇帝堡出来后,匆匆乘地铁过来。出地铁口走不远,就看到了纪念馆外面挂着的英、美、俄、法四国的国旗。 走到了一直期待的纪念馆门口,心里还真有点激动,曾经在许多纪录片中看到的地方,终于有机会参观了。纪念馆需要购票入内,但有免费的中文语音导览。 参观从二楼开始,昔日审判的地点就是二楼的600号审判庭,现在仍然作为正常的法院进行使用。 审判大厅宽敞明亮,法官席位的正上方挂着十字架,原告席与被告席分列两侧,游客所处的位置是证人与旁听席位。74年前的11月20日,4位来自不同战胜国的法官端坐中央,首批被同盟国认定的23名战犯中,有21人接受审判,其中一人重病不能出庭,实际坐上被告席的是20人。美国首席大法官杰克逊首先宣读总起诉书,罗列法西斯灭绝人性的罪行,而狡猾的被告们想方设法为自己开脱罪责,并用尽了各种花招,企图逃脱这次正义的终极判决,至少为自己减刑。审判的过程可不是一帆风顺,主审判长,美国人赫鲁特、检查官罗森上校和德国司法部长亚林克三人也有各自的观点,在法庭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美国的高级官员们又希望能够在审判中提取到被告罪行的良好证明,给了审判极大的压力。最后,赫鲁特顶住了压力,在法律公平公正的原则上,给出了最正义最公正的判决。 美国首席大法官杰克逊 站在600号审判厅里,似乎还能听见昔日的争论,被告的狡辩,证人的哭诉,法官的落槌声……杰克逊法官描述这个法庭的气氛是“忧郁的庄严”。那一场载入史册的审判,是正义与邪恶,战争与和平的对决。 三楼不大的展厅内,展出了审判的前因、经过和对战犯的处决。每一块展板上都有编号,可以根据编号在导览器上自由选择听讲解。记录的历史资料非常充足,来龙去脉也介绍的十分清楚,中立、真实地记录了那一段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