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过后,主产区小麦价格并没有因集中收购结束、节日拉动效应减退而出现下滑。由于农户及贸易商关注重点已转向秋粮购销,出售小麦积极性下降,面粉企业到货量减少,部分地区小麦价格稳中出现小幅上扬。 市场监测显示,当前华北制粉企业一等新普麦收购格为2300—2350元/吨,较节前上涨10—30元/吨。据监测,截至10月11日的一周,国内小麦市场价格整体稳中小幅偏强运行。周初均价2278.00元/吨,周末均价2282.00元/吨,小幅上涨0.18%。 10月12日,2020年国家小麦收购政策出台。国家发改委等5部门公布,2020年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20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2元,保持2019年水平不变。 国家2012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维持稳定,既有利于保障口粮安全,稳定小麦市场的心理及后市走向预期,也有利于保护农户利益,提高种植小麦的积极性。 节后普麦稳中偏强,优麦继续维持稳定 进入10月份以来,由于主产区农户大多忙于秋收秋种,贸易商忙于秋粮收购,无暇顾及小麦出售,小麦市场上市量减少。虽然节后面粉订单有所减少,粉企采购放缓,但市场进货仍有需求。再加之部分面粉企业库存较低,为吸引货源小幅提高普通小麦收购价格。 10月上旬,河北衡水一等普通小麦收购价为2350元/吨,石家庄为2350元/吨,邯郸为2340元/吨;山东德州为2340元/吨,菏泽为2320元/吨;河南新乡为2300元/吨,周口为2300元/吨,郑州为2300元/吨;周环比均上涨10—30元/吨。 节后主产区主产区优质小麦价格维持稳定。10月上旬,河南郑州“郑麦366”优质小麦收购价2370元/吨,新乡为2360元/吨;山东菏泽“济南17”优质小麦收购价2390元/吨,潍坊为2370元/吨;河北石家庄“藁优2018”优质小麦收购价2410元/吨,衡水为239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 监测显示,当前华北地区优质小麦平均价格为2400元/吨,比去年同期的2702元/吨下降302元/吨;优普小麦价差为99元/吨,比去年同期的216元/吨下降117元/吨。由于优质小麦的单位产量低于普通小麦,多地农户反映今年种植优质麦的收益不及普麦,可能将影响下一年度农户的种植意向。 随着国家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预案执行期限的结束,今年的夏收小麦也以同比高收购量收官。截至9月30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7076.2万吨,同比增加2061万吨。其中:河北收购739.7万吨,同比增加269.9万吨;江苏收购1243.8万吨,同比增加223.1万吨;安徽收购1069.9万吨,同比增加537.4万吨;山东收购1130.1万吨,同比增加202.7万吨;河南收购2027.3万吨,同比增加820.8万吨;湖北收购161.7万吨,同比增加1.2万吨。 政策拍卖交易恢复,成交数量处于低位 10月9日,国家进行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交易,这是自今年7月11日停拍以来的首次竞价交易,总计投放量298.19万吨,实际成交0.59万吨,整体成交率仅为0.19%。市场参与度不高,成交率较低。 从区域成交情况看,河南、江苏、安徽三省部分地区小麦少量成交,河北、山东、湖北三省全部流拍。从成交品种看,成交为2018、2015、2014年产小麦,其他年度小麦流拍。 节后政策性小麦成交率不高,主要的原因是当前新小麦价格明显低于政策性小麦到厂成本,拍卖粮在性价上均不占优势。10月9日拍卖,小麦成交价格2290-2370元/吨,平均价2346元/吨。加上出库费、短途运费50元/吨,合计到厂2380-2400元/吨,比当前新粮价格高40元/吨以上。 由于陈粮年份较长,内在品质也有下降,与当前新粮相比,对面粉厂家吸引力不大,成交率低基本在市场预略之中。市场认为,如果国家政策小麦拍卖底价暂不作新调整的话,市场仍将会以消耗新麦为主,一定时期内临储小麦成交率仍会延续较低水平。 政策价格维持稳定,利于稳定市场预期 国家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自2006年开始实施,2008年—2014年连续7次提高最低收购价格,尔后连续三年持平。2018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开始首次下调,2019年继续跟进下调。而2020年政策价格再度维持上年不变,无疑给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这既有利于保障口粮安全,稳定市场的心理及市场行情走向预期,也有利于引导农户种植小麦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国家在对小麦最低收购价维持稳定的前提下,对具体收购操作方式进行了重大变革与完善。一方面,为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根据近几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数量,限定2020年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总量为3700万吨。另一方面,操作方式实施分批下达。第一批数量为3330万吨,不分配到省;第二批数量为370万吨,视收购需要具体分配到省。尤其提出当收购量达到本省批准数量时,立即停止该省最低收购价收购且不再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措施的不断完善,使得政策的实施不仅更加适应市场化改革的需要,同时操作上也更加贴近市场,符合实际。(中华粮网)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粮油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农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