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球的乒乓运动和其在全球范围内取得的巨大成绩,使这个小小的乒乓球承载了14亿国人的感情和骄傲,也是祖国荣耀的参与者。1959年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参赛运动员为中国获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从此乒乓球运动在中国风靡。这项运动不仅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包括体育在内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与繁荣壮大,在世界乒乓三大赛事中金牌数均居世界第一位,“爱乒(拼)才会赢”的体育精神也不断激励着国人砥砺前行。 正值全国人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的喜庆之际,首届上海国际乒乓文化节将于9月25日-10月3日期间在位于上海浦西世博园区的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以下简称“乒博馆)火热进行。本届上海国际乒乓文化节是中国乃至全球首个国际乒乓文化节,它打破了观众对乒乓运动的单一认知,丰富了乒乓运动在竞技之外的可能性,开创了乒乓运动流行的新形式。为期9天的乒乓文化节期间,将以一种全新的创意方式,实现体育与艺术的跨界,将乒乓融入音乐、进入舞蹈,转动体育和艺术两个世界,为体育和艺术的跨界提供一个新的经典范例。 本届上海国际乒乓文化节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体育局进行学术指导,上海体育学院主办,国际乒联博物馆·中国乒乓球博物馆承办,文化节 由中国最具国际视野的北京柒零柒恩剧团有限公司“爱丁堡前沿剧展”策展团队整体策展,整个文化节在艺术水准和活动的丰富性上都创下历史新高。文化节期间,所有展览、演出和活动都是公益场,将全部免费向广大市民、乒乓球爱好者和所有游客开放,部分展览及演出活动还将延伸至上海大剧院、香港广场等市中心区域。 矗立于黄浦江畔的乒博馆是第一个引入中国的国际级体育类专业博物馆、第一个异地建设发展的国际体育组织所属博物馆。自2018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已经成为了上海新的城市文化地标,原位于瑞士洛桑的国际乒联博物馆各类藏品8000余件整体搬迁至上海,完整保留了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一百多年来的实物展品。目前乒博馆拥有藏品12000余件及VR互动体验区、多媒体互动区及3D影院,为游客们带来关于乒乓球多方位多层次的独特体验。 ◎乒乓还能这么“看”!艺术将让观众看到乒乓的现代面孔 乒乓与文艺的跨界,并不是体育与艺术的简单堆叠,而是在文化上实现的共通和融合。作为一项全球流行的运动,乒乓曾无数次闪耀巅峰竞技的舞台。不过这次,乒乓登上的是艺术舞台。今年一月,在伦敦举行的一次艺术节上,观众们惊喜地发现,一场由乒乓球主导的音乐会成为了宠儿。《乒乓音符》音乐会的打击乐组以现场乒乓比赛的形式来呈现,和钢琴、单簧管和大提琴一起为观众奉献了一场堪称神奇的演出。如今,这场演出来到了上海的乒乓文化节。 在上海国际乒乓文化节期间,每天现场将循环表演《乒乓音符》《一起乒乓舞》《逆向乒乓赛》《电音乒乓》《乒乓冥想曲》等五场文艺演出,演出团队由国际知名的艺术家组成。这些由策展机构在全世界范围内精选的与乒乓有关的艺术表演作品,中西合壁的艺术家们用他们天才的想象力,发掘乒乓运动的艺术之美。 作为首届关于乒乓运动的体育文化节,它将乒乓运动和舞蹈音乐、趣味游戏、沉浸式互动等相结合,以一种超越想象的跨界方式,展现乒乓运动的另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来自英国的互动式舞蹈《一起乒乓舞》,不仅可以在剧场演出,更能够深入到街头户外,它创造性地将现代舞步和乒乓运动相结合,允许并鼓励观众参与其中,通过观众与舞者、观众与观众的互动来强调参与感,营造一个集体运动、全民运动的开放氛围。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爱乒才会赢”的队伍,此次乒乓文化节增添了许多运动时尚和潮流的因素,来自加拿大的《电音乒乓》是一场沉浸式的多媒体视听盛宴,将音乐、光影互动和酷炫科技融合在一起,在舞台上音乐家会运用多种乐器来创作音乐,并用音波来控制视觉特效完成一场电子乒乓球大战,年轻人将从表演中体验到心有灵犀的默契。 除此之外,现场还会有加拿大高手的《逆向乒乓赛》以及中英艺术家合作的《乒乓音符》等特色演出。前者改变传统争胜的乒乓玩法,以一种强调合作的方式来传达乒乓运动的精神。而后者更是打破了乒乓运动的界限,以音乐会的方式来传达乒乓运动的另一种美。由本届文化节委约原创的《乒乓冥想曲》也不容错过,这是一个由激光装置和声音程序构成的沉浸式体验剧,观众将进入一个全暗的空间,艺术家将用现代科技为观众带来充满想象力的画面。 ◎乒乓还能这么“打”!趣味活动将让乒乓更好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