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刘罗山的梦想,其实已经在河北安国变成现实。在安国数字中药都交易大厅,每个商家的门前都贴有一个二维码。购买者通过扫描该二维码即可查看该店在售药的第三方检测报告,内容包含药品产地、二氧化硫残留量、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等信息。
安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杨青说,在安国数字中药都,通过DNA条形码、分子鉴定等技术,结合药典、国际化标准,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安全性指标进行检测,确定合格后方可进入统一的高标准仓库,并附上相应的货品检测信息二维码。
部分入驻安国数字中药都交易大厅的企业的中药采收时间、采收批次、加工企业情况、初步抽检信息等被整合,购买者可以看到更详细的药材来源信息,同时实现企业全产业链可追溯。
网上中药材大厅也在进一步建设。一位企业负责人说,他们网站目前已有近30万实名注册会员,销售额超过10亿元,其线下出售的中药材均可在网上找到,购买者如担心产品质量还可要求店家出示实时药品质量检测报告。
长期以来,大多数中药制剂缺乏被国际公认和接受的质量控制标准、明确的有效成分含量、规范的检测方法,难以达到药品的稳定性和均一性,这成为制约中药国际化的关键一环。
相比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中成药长期以来作为食品添加剂或保健品在西方国家出售,难以以处方药的身份出口到欧美主流医药市场。
安国数字中药都的搭建,带头实现了中国中药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第三方质检、第三方追溯等手段,有效保证了中药材交易中的质量和安全。通过构建全球一流的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中药国际化、标准化得到进一步拉动。这不仅强化了中药产业链上游的数字化质量管理,还将有力支撑中药工业、中医药服务业,联动国内各有关产业,走向国际市场。”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郭云沛表示。
政策支持
为促进中医药走出去,亳州市在2010年设立市级商贸发展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在境外参加展会,加强交流。亳州市商务局副局长袁剑说,“8年间,这项资金已经从200万元增长到5240万元,‘药企走出去,把外商请进来’这一做法在一定历史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兰州海关通过持续改革,大幅压缩进出口通关时间。今年一季度,甘肃省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中药材实现了大幅增长。
据介绍,兰州海关持续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一站式申报、电子化放行、报关单网上办理等改革措施,并先后实施“提前申报、预约通关”,符合条件的商品“先放行后检测”等一揽子惠企“组合拳”,助企业赢得通关时间“生命线”。
据统计,2018年12月兰州关区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1.2小时,较2017年压缩98.75%,进口整体通关时间较2017年压缩82.62%。
李时珍故里湖北省蕲春县的中医药企业,正盼望着海关尽快出台相关政策。蕲春县商务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环球》杂志记者:“蕲艾是我们蕲春独一无二的资源,我们也接到过东南亚一些企业的订单。可是我们的艾制品却无法出口,因为海关没有艾制品的分类。”
目前,“走出去”的中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方药企对医疗市场的垄断。与此同时,中医药“走出去”也存在产业链多、投资周期长、抗风险能力弱的实际困难。2018年两会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建议,政府设立中医药“一带一路”专项基金,引导长期资本、社会资本参与,保障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可持续发展。
文化交流
在占地220亩、总面积13.2万平方米、以银灰色为主色调的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内,《环球》杂志记者进行采访时,药商们正在进行门店装饰。市场一楼,2019年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暨第35届全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会(以下简称为“药博会”)组委会设置于此。据了解,今年药博会共设置展位850个,20家跨国企业、30家国内医药百强企业确定前来参展。这场集经贸、学术、文化于一体的大型活动于9月9日拉开帷幕。
“我们第一届药交会于1985年举办,35年来,这一活动已经从最初的中药材交易,转变为彰显国际性和科技文化特色的中医药博览盛会。‘国际’二字,更提升了‘中华药都’的知名度,以文化交流促进亳州中药产业的国际化。”亳州市药业发展局药博科科长韩志军说。
由华佗运用中医理论创编、诞生于亳州的健身养生功法——五禽戏,近年来也为海内外人士所追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养身保健意识的增强,中医药大发展的时期已经到来。”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调研员、华佗五禽戏第58代传承人周金钟表示,目前其个人海外学员已有上千人,分布于日本、法国、美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表示,近些年,他们通过推广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医传统养生健身功法,高规格举办世界(亳州)中医药论坛,每年举办养生美食节、药膳大赛、养生文化学术论坛等活动,助推“亳”字号中医药文化逐步进入国际医药和大健康主流市场。
而甘肃省则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不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医药文化交流和产业合作。2013年以来,甘肃省先后与乌克兰、俄罗斯、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在中医药领域建立合作关系,在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建立了8所以中医药培训及中医文化传播为主的岐黄中医学院,传统的中医药“国际范儿”越来越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