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法国高定的对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级定制(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7-05
摘要:这位设计师指出,与其他地区的客户相比,中国客户往往对长达三个月的礼服等待时间更不耐烦。 “有时候,她们不想等待整个过程。 她们喜欢高级定制的理念和感觉,但她们是快速消费者。”因此,他有时会拒绝一些请求

  这位设计师指出,与其他地区的客户相比,中国客户往往对长达三个月的礼服等待时间更不耐烦。 “有时候,她们不想等待整个过程。 她们喜欢高级定制的理念和感觉,但她们是快速消费者。”因此,他有时会拒绝一些请求,因为他的团队不能在期望的时间内完成高定的制作。

  身穿 Alexis Mabille 高级定制的周冬雨 | 图片来源:对方提供

  现年 39 岁、居住在伦敦和上海之间的水疗顾问和投资者 Lyn Huang 也曾和 Mabille 的一些客户一样,从欧洲品牌购买过高级定制时装,但她更喜欢陈野槐的做法。 “ Grace 的服务更加个性化,她会花时间和我讨论我需要什么... ...她的服务效率也更高。”

  以慢时尚著称、需要多次飞往巴黎试穿的传统欧洲高级定制品牌很难想象“效率”一词对中国客户的重要性。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像刘珈希那样能够从容地从帕森斯设计学院休学一年,在北京学习表演课程,空闲的时候参加 Fendi 和 Hermès 的活动。尽管这些顾客在金钱上也一样富有,但时间对日理万机的女高管们而言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接地气也是一种吸引力

  相比之下,Lyn Huang 认为,陈野槐的工坊之所以受到像她这样的女性的欢迎,是因为她的客户“在上海建立起了一个‘女强人’网络”——这意味着老牌职业女性的口碑推荐和支持。

  “这些女性非常挑剔,她们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所以你必须做得更好。 你必须比他们现有的 Chanel 套装或 McQueen 夹克更好,”陈野槐说道。

  这位设计师认为,与欧洲的高级定制品牌相比,她的主要优势在于对亚洲人的尺寸和体型有着敏锐的理解。她回忆了许多帮助长期客户“修整” Armani 高级定制西装和连衣裙的例子。 然而,她认为这个鸿沟是文化上的。 “西方人没有亚洲人那样的审美理想,这不是他们能理解或修正的。”她说。

  一家活动管理公司的香港创始人 Leanne Lam 对此表示赞同。 虽然她过去曾向欧洲的高定品牌下过订单,但她认为,欧洲和中国的时装设计师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审美观,并迎合不同的受众。 她表示:“如果我需要一件经典的斜纹软呢夹克,我会去 Chanel。但也许是因为我背景的缘故,我能更多地和 Grace 的作品产生共鸣... ... 它们展现出了亚洲女性的最棒的那一面。”

  “你必须比他们现有的 Chanel 套装或 McQueen 夹克更好。”

  杨芳也估计,她的中国客户一直来她的工坊是出于文化原因。 “她们喜欢和讲中文的匠人们呆在一起,这些团队就在我们的工坊里,与我交流时,她们的个性和品味肯定会得到更多真诚的理解。”

  我们必须意识到的是,早一代白手起家的中国女性企业家或是民营企业家伴侣中,依然有很大一部分人并非成长于国际化的环境。因此语言壁垒是她们选择本土设计师的重要原因。从心理角度而言,用母语沟通让她们感觉更加自在而平等,而不是朝圣式地去西方订购高级定制。

  余晚晚身穿 Caroline Hu 定制礼服 | 图片来源:Julien M. Hekimian/Getty Images拍摄

  除了文化而言,Yu Holdings 的首席执行官余晚晚认为中国年轻一代的设计师在创意上也值得支持。在这次的巴黎时装周期间,她就穿着首届 BoF China Prize 大赛获奖者胡颖琪(Caroline Hu)的定制礼服。这位著名的高级定制收藏者,是 Chanel、Dior、 Valentino 和 Giambattista Valli 等品牌的忠实客户,但对胡颖琪的作品和个人表现出极度的欣赏:“她的作品中有解构主义的手法,浪漫主义的精神,廓形令人赞叹而不过分浮夸。最令人惊叹的是胡颖琪的作品几乎由她个人花费上百小时手工完成,这是我作为首届 BoF 中国大奖评委之一时被深深震撼的地方。我认为胡颖琪的胜出是对于中国青年设计人才回归工艺精神的一种鼓舞。”

  中国顾客的个人品味值得尊重

  事实上,中国对高级定制的需求远远超出了坐在 Armani 和 Dior 前排的消费者。 随着她们选择越来越个性化的奢侈品体验,杨芳、陈野槐和郭培的高级定制工坊实际上只是冰山一角。

  一众用中国传统工艺提供定制和个性化服务的设计师,正在满足当地客户对独一无二时装的需求。 例如,北京的郭培既经营着一条同名高级定制系列,也经营着自己的玫瑰坊,这个工坊专注于为客户定制服装,顾客们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高德纳 L2 咨询公司(Gartner L2)亚洲研究编辑 Liz Flora 表示:“客制化不再只是针对高级定制的奢侈品消费者。”她注意到,在中国,提供个性化成衣选择的品牌越来越多,在社交媒体平台新浪微博上发布产品定制的品牌比例从去年第一季度的 24% 几乎翻了一番,今年为 44%。

  根据麦肯锡公司关于中国奢侈品消费的最新报告,个性化体验和产品正在推动中国线上和线下的奢侈品消费。 即使是那些不属于高级定制或定制服装范畴的品牌,要想在日益拥挤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利用这种对感受独特价值不断增长的欲望也是关键。

  与更广泛的奢侈品行业一样,陈野槐认为,中国正逐渐成为高级定制时装消费驱动力。 她表示:“巴黎仍将是高级定制业的中心,但中国将成为消费的主要推动力,尽管可能不会像成衣那么大。国人渴望拥有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时装绝对是其中的一部分。”

  然而,有些东西还是不见了。 “肯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中国客户没有得到那么专一、真诚地得到照顾。”杨芳认为:这些客户只是希望她们能和那些潮流引领者一样受到尊重。

  “我仍然认为,重要欧洲高级定制品牌应该得到无限的尊重, ”她说:“但了解客户的真实身份,给人留下思想更开通的印象,或许(对于西方品牌而言)是一种可能越来越需要的变革。”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