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今天,中国的蓬勃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合乎逻辑、顺应潮流的正义事业。“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历史和现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任何人都无权剥夺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中华民族实现伟大梦想的步伐。 反之,如果有人脑袋还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时代,就是要打压、遏制中国的发展壮大,甚至幻想通过威胁、恫吓、讹诈,迫使中国牺牲自己的发展权、损害中国的主权和尊严,必然是危险的战略误判,也注定选错了历史方向。 (一)这段时间以来,美国一些人自己制造的“反转”意味深长。 美国一些人以为通过加征关税就能打击中国经贸,结果今年1至5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4.1%,贸易顺差扩大45%;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3.3%,却将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从6.2%上调至6.3%。 美国一些人以为将华为等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就可以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然而禁令刚下,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就公开表示“将尽可能多地使用华为技术”,目前华为已经接连拿下英国、西班牙、俄罗斯的5G订单,实现订单数量已达46个,这比先前宣布的40个5G订单还要多。 美国一些人以为通过极限施压就能逼迫中国妥协,然而,在重大原则上中国决不让步。美方孤立中国的企图反过来孤立了自己,对中国的极限施压不仅引起中国人民的极大反感,也引发美国国内的强烈反弹。最近,包括美国最大超市沃尔玛在内的逾600家公司联名致信美国政府,认为加征关税将打击美国企业和消费者,要求尽快解决中美经贸争端。 这些带有戏剧性的“反转”,粉碎了美国一些人的痴梦,也再清楚不过地表明:美国一些人既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中国。中国是一个响当当的大国,中华民族是有尊严和自信的民族,中国共产党是坚决捍卫人民利益的政党。指望通过对几千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就把中国吓倒,以为采用一些背信弃义的手段就能阻拦中国前进,未免太过自信了! 如今,美国一些人对华贸易战“速胜论”已成幻想,但“吃亏论”还被一些人紧紧抱住不放。这就好比去超市买了100元商品,商品拿在手里,却抱怨自己亏损了100元钱,这一逻辑能成立吗?事实上,美国一些人形形色色的“吃亏论”,“在经济学角度看来属于文盲行为”。美国一些人的战略迷误,首先是从歪曲事实和误判形势开始的。 (二)上世纪40年代末,伴随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的胜利,美国外交政策圈曾陷入一场激烈争论:“谁失去了中国?”今天,我们仿佛听到了一场新辩论:“谁第二次失去了中国?” 在中美经贸摩擦中,美国一些人除了蛮横无理,还往往借题发挥,对中国的发展道路指指点点,不断炒作所谓“失望论”。这些人炮制所谓的“对华接触政策失败论”,认为美国“未能如愿以偿地将中国改造成一个政治经济开放的国家”。这种论调颇有市场,尽管它的鼓吹者全然不知中美两国为何建交,甚至认为外交就是要以一国模式重塑另一国,就是要消除两国之间所有不同。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人大言不惭地抛出“美国重建中国论”,把美中贸易逆差等同于“美国送给中国的财富”,认为中国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国在中国的投资所推动的”。然而,1987年中国有外资统计以来,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万多亿美元,其中美国对华投资800多亿美元,仅占到4.06%。800亿美元就想“重建中国”,这是一种多么荒唐的救世主心态?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这让美国一些人产生了“历史终结论”的幻觉,不断以美国标准来“改造”其他国家。然而,“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从阿富汗、伊拉克的“炮弹民主”到一些拉美国家的“休克疗法”,这些国家持续的经济衰退、社会动荡和民不聊生,难道还不足以让美国一些人反躬自省吗? “现实的成功是最好的理论,没有一种抽象的教条能够和它辩论”。有人估算,发达国家历史上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一个人终其一生实现的生活水平改善,美国大约为1倍,日本为10倍;而中国在短短几十年内,就让超过10亿人的生活水平增长了16倍。这些实实在在的发展成绩,难道还不能让美国一些人有起码的正视和尊重吗? 今天,当美国一些人不停地表达“失望”时,不知道他们在失望什么?难道就是因为“当前中国的制度不是西方哲学和历史的产物”?就是因为美国“首次面对一个非白色人种的大国竞争对手”?他们凭什么以一己之私,要求中国放弃历经千辛万苦探索出来的发展道路?凭什么以心中执念,剥夺近14亿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发展权利? (三)事实上,美国一些人根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的真实目的就是要确保美国永远不可超越的“绝对优势”。正如有评论指出的,如果今天中国还贫穷落后,那么美国对华的态度要好得多;如果中国并非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美国一些人也许就会把“成功发展的案例”慷慨地赠予中国。 最新的一个例子是,今年3月,由美国民意调查公司盖洛普提供数据、一些专家汇编而成的《2019年全球幸福报告》发布。在报告的全球幸福指数排名中,中国排在第93名,而一些政局动荡、饱受战乱之苦的国家都排在前面。这样的排序颇有讽刺意味,足见一些所谓“专家”对中国的误解和偏见之深,以致连最基本的事实也置若罔闻。 由此不难理解,为何美国一些人总是前后不一、自相矛盾。之前批评中国的环境污染,当中国拒绝洋垃圾,又要求中国停止实施有关措施;之前要求中国承担国际责任,当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又污蔑中国制造“债务陷阱”;之前污蔑中国不尊重知识产权,当中国企业收取专利费时,又大骂中国企业是“专利流氓”……总之,在这些人眼里,中国做什么都不对,怎么看中国都不顺眼。 也不奇怪,美国反自由贸易的急先锋彼得·纳瓦罗在其代表作《致命中国》中,就用夸张、离奇的语言,将美国的失业、贸易失衡等问题统统归咎于中国。然而,用美国同行的话来说,这位“中国问题专家”,“既不懂中文,也没在研究中国上花过多少时间,他甚至连中国都没怎么去过”。难怪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西蒙·约翰逊直言,彼得·纳瓦罗对经济的预测“建立在不现实的假设基础上,他们仿佛是来自于另一个星球,对现实一无所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