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从药物治疗到贫困治疗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8-03
摘要:27岁时,江聪第一次看到了大海。 在海岸附近,海水夹杂着淤泥,黄色,但在远处是蓝色的。站在船的甲板上,阳光很干燥,海风吹得我睁不开眼睛。江聪发现海风真的有一种淡淡的咸味。 江聪身高约1.7米,瘦瘦的,五官轮廓分明。由于长期暴露在阳光下,他的皮肤

27岁时,江聪第一次看到了大海。

在海岸附近,海水夹杂着淤泥,黄色,但在远处是蓝色的。站在船的甲板上,阳光很干燥,海风吹得我睁不开眼睛。江聪发现海风真的有一种淡淡的咸味。

江聪身高约1.7米,瘦瘦的,五官轮廓分明。由于长期暴露在阳光下,他的皮肤是青铜色的,当他微笑时,他的牙齿更白。

江聪在浙江省舟山市的一家造船厂工作,离海几十公里,负责船上各种零件的焊接。他的家乡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离舟山2600公里。没有大海或海滩,只有起伏的山脉和偶尔可见的草原。村民饲养的鸡、牛和羊在草原上摇摆。

在家乡,江聪吸食海洛因,也经历了强制戒毒。后来,他在社区戒毒工作站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工作,去了舟山。

布拖是中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县,也是凉山州仅有的两个“全国禁毒重点地区”之一。据凉山州委员会禁毒办主任、公安局副局长刘介绍,毒品加剧了凉山地区的贫困,是凉山人民脱贫的严重障碍之一。

绿色家园在布拖县,戒毒人员在蓝莓基地工作。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为了帮助吸毒者摆脱贫困,凉山州不仅要对他们进行身体和心理上的解毒,还要训练他们的工作技能,并推荐他们外出工作的机会。这是一项涉及多个部门的综合性工作,如公安、人类社会、社区戒毒工作站等。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最终实现脱贫的目标。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凉山州贫困家庭中的吸毒人员全部被清除,基本达到了扶贫标准。刘对说道。

从大凉山到东海边

在彝语中,布拖的意思是“有刺猬和松树的地方”。它位于大梁山腹地,四面环山,禁止交通。江聪在他的家乡没见过多少刺猬,但是他见过很多松树。

2017年7月,江聪第一次从布拖到舟山花了三天时间。首先,巴士花了近4个小时,穿过森林、村庄和陡峭的悬崖,从布拖到达西昌;乘火车再花10个小时,穿过一个又一个隧道,来到成都,那里有许多高层建筑和交通;最后,有一条2000多公里的公路,视野越来越开阔,天气越来越热,最终到达东海的舟山。

离开家的时候,江聪只带了一个背包,里面有两三套衣服和一件厚外套。早晚温差很大,夏天需要外套。然而,舟山是一个沿海城市,一年到头又热又潮湿,所以穿那件厚外套的机会很少。

船厂位于舟山市边缘,是一座两层的预制房屋。在他工作的第一个月,他赚了5000元,相当于过去一年全家的收入。

在舟山,江聪过着朝九晚六的生活。他住在离造船厂两三百米远的宿舍里,可以步行上下班。在这个巨大的焊接车间里,他会穿上统一的蓝色工作服,戴上焊接头盔和防护面罩,焊接船上的各种零件,有时是轻栏杆和踏板,有时是没人能拖的重钢板。

如果他不说,他和工厂里成千上万的工人没什么不同。但是当他说话的时候,你会发现他的普通话不是很标准,有时他甚至需要用手和别人交流。他出门工作前在家乡学了普通话——,开始是礼貌用语“你好”、“谢谢”和“对不起”。

江聪的另一个不同之处是他每个月都主动去船厂所在地的警察局报到,并做尿检。根据凉山州社区戒毒相关规定,每月应登录凉山州吸毒人员服务控制系统' Somahua ',并上传尿检结果。

52岁的林勇也来自布拖,也是一名戒毒者

在布制拖车中,重达35公斤的实心水泥砖被用来建造房屋。当我们到达潍坊时,用来盖房子的红砖只有5公斤重。林勇可以用一只手捡起这些红砖,用泥铲在砖的底部粘上水泥,然后整齐地把它们铺在墙上。

与过去相比,这份工作更容易,收入也更高。在他的家乡,他不是每天都能找到工作,而是一个月只能挣一两千英镑。我到潍坊的时候,工作时间是固定的,月收入是四五千元。

毒品带来的贫困

在林勇和江聪的家乡布拖,如果他们不出去工作,大多数家庭依靠传统农业为生,在——块地里种植土豆、玉米和荞麦,并在圈里养猪、养牛、养羊和养鸡。

林勇家有12英亩土地,他的收入仍然不高。当一家人想在最贫穷的时候买一袋盐时,他们不得不把土豆运到镇上卖了换钱。一袋土豆重达100多公斤,当你去镇上的时候,你几乎可以一次卖两袋,总共100块。'

2015年,林勇,一个在家的农民,听说有一种“药”,可以让他振作起来。他花钱请朋友买了它。在林勇看来,“药”的作用原理与香烟相似,使用方法也应该相似,所以他把它卷成烟草,一起抽。

林勇不知道他在吸食海洛因。

从那以后,林勇经常试着买“药”,在一天的农活后,他抽了几口。

在他的印象中,在那个时候,对毒品上瘾的人总是会尽最大努力去买“药”。布拖县禁毒缉毒大队队长于绍文表示,2010年前后,布拖的毒品形势最为严峻,“一天之内最多能抓到近20名吸毒者”。

针对凉山地区的毒品形势,四川民族学院副研究员马林英在《凉山毒品问题现状、趋势及对策研究》文章中写道,在布拖等地,由于青少年吸毒贩毒的外流,以及吸毒造成的残疾或劳动力损失,一些农田闲置荒芜,大部分在田里劳动的人都是老弱妇孺,甚至一些村庄在过年期间也找不到会杀猪的青少年。

马林英说,一些摆脱了贫困的家庭会因为在家里吸毒而再次陷入贫困;此外,一些吸毒者会把更多的人拖下水,以支持他们吸毒,新的吸毒者会使更多的家庭陷入贫困。

戒毒人员应定期到社区戒毒站接受尿检。新京报记者李桂社

对林勇来说,在药物依赖的日子里,虽然他的收入不高,但他每个月都会花很多钱买药。

张莉出生于1988年,12岁开始吸毒。起初,她是由她村里的大朋友免费赠送的。四五次之后,他上瘾了,毒品供应商开始向他要钱。

那时,张莉和她的父母在家工作,一家人一年大约挣三四千元。吸毒成瘾后,他在一家砖厂工作,为毒品筹集资金。月薪往往不够,你只能偶尔存两三百元回家。

一边戒毒一边脱贫

2015年的一天,江聪和他的朋友在吸毒后去镇上购物,然后他们被值班警察带去做尿检。于绍文说,警方将观察行人的行走姿势、身体状况以及警方的反应,从而判断他们是否吸毒。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