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新时尚 新设计 新商业——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新生态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7-18
摘要:很高兴在充满时尚活力、蕴含无限创造力的深圳大浪,参加中国纺织创新年会设计峰会。

很高兴在充满时尚活力、蕴含无限创造力的深圳大浪,参加中国纺织创新年会设计峰会。庚子年过半,伴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取得战略成果,生产秩序基本恢复,内需市场逐步回暖,产业主要经济指标出现边际改善。然而,行业发展依然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创新求变、适者生存,成为企业积累发展资本、创造竞争优势的“标配”动作。

惟有理清发展趋势,找对路径,才能与外部的不确定性开展智慧博弈,获得发展的确定性。借本次论坛,与大家共同解构“新时尚”、“新设计”、“新商业”在纺织服装产业语境下呈现出的新特征。

一、“新时尚”的三个特征

1、从生活到生产的逆向串联

新时尚的第一个特征,是逆转了传统的资源导向。以个性化需求为基础的生活时尚正引领生产的进化,重构基于快速反应、有效产能的柔性供应链,促进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精准匹配与价值统合。

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智能制造,构建“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快交货”的快速反应机制,实现“高效、节能、减排、可循环”的绿色经济,正在成为纺织服装产业在生产环节的时尚表达方式。

2、从消耗到绿色的加速转变

新时尚的第二个特征,在于从消耗型时尚向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绿色时尚”的深度转变,逐步摆脱传统时尚产业所担负的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的社会形象。

纺织服装产业的绿色时尚,体现在以绿色原料、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消费为抓手,持续推动全产业链制造高效化、清洁化、低碳化、可循环化,生产并倡导更多地使用优质生态纺织产品,满足人们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随着落后产能不断淘汰,产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有效下降,水重复利用率持续提高,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废旧纺织品回收和再利用的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3、从个体到群体的深度融合

新时尚的第三个特征,在于个体到群体的深度融合而形成的泛时尚生态。个体唯有融入群体,才能获得深度关联的配套优势,个体通过凸显自身的符号意义,反过来促进群体的泛时尚生态扩容与再生。

泛时尚生态的建立,是时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和新机制的融合涌现,是时尚品牌、时尚设计师、时尚事件、时尚人才培养体系、时尚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时尚产业集群、时尚都市等一系列复杂时尚要素的综合集成,也是纺织服装作为主体的时尚产业与影视、音乐、金融、科技、饰品、旅游、城市建设等领域的融合发展。

二、“新设计”的三个特征

1、设计是生产力

设计是融合技术创新、时尚创意、文化认知和生态发展于一体的新型生产力。设计,作为由个人、企业、社会共同组成的新型生产力系统,兼具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的双重属性。设计绝不仅仅是“形而上”,而是在创造“接地气”的经济价值。“新设计”具备了无所不在的渗透性、创意密集的常态性以及不断升级的科技性。

据统计,设计在非消费品行业创造了更多的价值,68%的设计发生在航空、银行和交通等行业。在消费品行业,设计创造价值的方式正在变得更加数字化。受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各领域认知与心理的综合影响,当代产品的设计是一面多棱镜,我们应进一步有效利用大数据研究成果,关注生活方式的变迁,注重流行趋势的研究,通过设计师设计美学的精准定位,赋予产品设计高质量、高水准的呈现。

为加速推动设计作为生产力的驱动作用,工信部公布了46家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园区(平台),入驻设计机构6100家,线下入驻纺织服装设计师约1.6万人,网上签约纺织服装设计师1.8万人。与此同时,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确立的一批纺织行业工业设计中心应运而生,如华孚时尚、万事利、歌力思、艺之卉、博洋等。

2、设计的质朴性

这次疫情是新设计的一个转折点,现实危机与挑战让我们迎来一个“简朴”设计的时代。当然,这个“简朴”首先建立在当代科技和设计发展的成果上,但是摒弃了炫技的“多余”,过分奢侈的炫耀性设计将被疏离。就像1919年的包豪斯,一战后的艰苦重建背景,直接形成了功能主义建筑和日常用品的新风格。

后疫情时代,设计的质朴性变得更加重要。一方面,它体现在产品质量上的沉稳性与使用功能的人性化之上,对“质”的追求,是产业遵循正常的价值创造逻辑、亘古不变的底线。另一方面,它体现在性价比的合理匹配上,滤除价格泡沫,脱掉概念外衣,设计风格上更加平实,不刻意做作,不过分显耀,体现出现代设计“简而不陋”、“返璞归真”、直击本质的“朴”字美学。

3、设计的协同性

近期,中国服装品牌提出合作推出“跨界联名款”的动议,这传递出新设计对协同的需求,传递出时尚产业自身活跃性与开放精神的应有之义。协同性,可以是服装产业与其他行业的跨界合作和融合,也可以是服装产业内部创意资源的集成与合理组配。

当然,协同并不仅仅体现在“跨界联名”这么一个具体的动作上。更具代表性的是,服装企业运用信息化手段形成设计、生产、管理等各方面的协同云平台。一方面,设计师在不同时空维度协同完成分布式产品设计开发,异地、多点的不同企业协同完成产品制造;另一方面,设计与外部消费者的协同,使得由客户驱动的个性化定制模式成为可能。如小米粉丝互动模式、红领服饰大规模个性定制模式。

三、“新商业”的三个特征

1、从O2O 到 OAO

新商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渠道创新:从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到 OAO(Online And Offline线上和线下)的转型。即,实现实体门店、电商PC端、电商移动端以及信息媒介的全客群、全渠道、全品类、全时段、全体验、全数据、全链路的融合,以契合新的消费习惯,引爆新的消费触点,转化新的消费价值。

具体来说,O2O的核心是把线上消费者带到实体商店中去,让用户在线上支付,到线下去享受服务。OAO是线下实体店和线上网店融合的一体化“双店”经营模式,通过人机交互、人网交互,实现实体商业线上线下信息融合、交易融合、结算融合和用户融合。

未来,利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与MR(混合现实)技术,将为服装产业的传统零售赋予新的能量。根据《增强现实正在改变零售业》的调查显示:41%的受访者期待通过AR访问零售商店;33%的消费者表示,通过AR预览商品,他们购买商品的可能性更大。

亚马逊打造了“Amazon Go”“不排队、不结账”的新型超市;阿里投资的“盒马鲜生”绝非传统连锁超市+APP,而是供应链重构、品类重构、服务重构后诞生的新零售。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