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中国医学界正积极展开全球交流合作,来自抗疫前线的重症及感控专家团队纷纷展开跨国线上交流会,向世界各国无私分享“中国方案”。 5月22日晚,由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发起的“一带医路,携手抗疫”中外新冠疫情管理交流项目——中埃视频会议圆满举行,来自四川省人民医院的专家团队:四川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四川省医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莉教授、重症医学中心主任黄晓波教授、感染科主任杨兴祥教授、呼吸内科副主任郭璐教授、检验医学科主任蒋黎教授和四川省急救中心办公室主任陈康教授与埃及国家卫生部COVID-19专家指导组视频连线,就新冠疫情下医院的应急防控救治体系、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方舱医院建设、抗病毒治疗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中国驻埃及大使廖力强先生出席了本次会议,对此次项目给予美好祝愿。 困难时出现的朋友才是真朋友 埃及是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埃两国友谊源远流长。在中国抗击疫情的艰难时刻,埃及曾向中国捐助大批医疗物资,3月1日晚,埃及政府还以灯光秀形式在埃及举世闻名的千年历史地标、三大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开罗萨拉丁城堡、卢克索卡纳克神庙和阿斯旺非莱神庙同时点亮“中国红”,升起五星红旗,为中国和武汉加油,表达埃及政府和埃及人民对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坚定支持,以实际行动给予温暖帮助。 当前埃及抗疫处于重要时刻,据疫情数据显示,截至到5月22日,埃及确诊病例达15003例,近一周呈持续上升态势,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亟需中国防控经验指导和援助。 中埃心连心,精准指导埃及抗疫 交流会上,中国驻埃及大使廖力强先生首先致欢迎辞,表示“中埃两国情谊深厚,在疫情面前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王莉副院长介绍了中方团队并围绕“医院层面应对COVID-19的经验和成效”进行了专题分享,埃方专家组教授为大家分享了当前埃及流行病预防和控制的现状与问题,并表示“希望借鉴中方防控经验,深化中埃抗疫合作”。 重症医学中心主任黄晓波教授,作为四川省援鄂医疗队副队长、四川省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队长,大年初一即率队援赴武汉红十字会医院连续奋战,积累了丰富的一线战疫经验,他围绕“危重症成人COVID-19患者的早期识别和治疗原则”议题进行了重点分享;感染科主任杨兴祥教授介绍了“COVID-19的抗病毒治疗”;呼吸内科副主任郭璐教授针对埃方防控现状,针对性分享了“COVID-19的中国诊断方案”;检验医学科主任蒋黎教授围绕“实施-2感染诊断的方法”课题做了专业讲解;四川省急救中心办公室主任陈康教授则聚焦方舱医院,重点分享了“方舱医院的建设,运营和维护”课题,为埃方抗疫提供了极具实践指导意义的中国经验。 病毒无国界,中国经验持续助力 互动环节中,埃方专家代表提出一系列问题,“治疗COVID-19患者用了哪些实验室诊断指标”、“患者进入ICU的标准是什么?“、”如何保证医护人员不受感染”……中方专家们都一一进行了专业解答。
将近两个小时的视频连线,是中埃两国人民深厚情谊的生动体现,得到埃方医疗同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好评,“中国在应对和抗击新冠疫情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中方专家毫无保留贡献出宝贵经验和方法,让我们深受其益”,“感谢中国专家传授经验,帮助我们更好应对疫情,树立信心”。副院长王莉教授在总结致辞中表示,值此艰难时刻,愿中埃携手,必将共同取得战疫胜利。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钱阳明教授表达了对埃方早日战胜疫情的美好祝愿,并感谢这段严峻时刻,全球医疗队伍的同心协力。 “目前,埃及已暂停所有国际航班,仅保留四川航空的直航航班,”廖力强大使表示,“这是埃及对中国的信任,对四川的信任。”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一带医路,携手抗疫”中外新冠疫情管理交流项目还将持续邀请中国高级专家团队与海外医疗专家进行视频连线,多维度分享中国抗疫经验,持续助力全球抗疫。 (声明:本文由“广州市财媒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布,内容仅代表广告宣传,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