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万亿”银行俯仰之间皆为资本 资本充足率实乃商业银行绕不过的及格线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4-26
摘要:4月24日,南京银行发布公告表示其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116亿元定增圆满成功。在这之前的4月20日,南京银行成功发行95亿元二级资本债券。

  中国网·美丽江苏讯 银行的稳健性关乎整个金融体系,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主体,资本是其“承重墙”。资本是银行日常经营和开拓业务的前提,是调整内部管理和业务结构的指标,亦是监管部门监控金融风险的工具。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商业银行在扩张资产的同时,也需多渠道拓宽资本金来源。

  4月24日,南京银行发布公告表示其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116亿元定增圆满成功。在这之前的4月20日,南京银行成功发行95亿元二级资本债券。南京银行作为“万亿”银行队列中一员,近年来一直保持较高增速。普益标准发布的《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2019年4季度)》显示,城市商业银行中,南京银行在收益能力、理财产品丰富性、综合理财能力这几项指标排名均靠前。而在扩大规模,保持较高速发展的同时,南京银行也承受了一定的资本金压力,资本充足率甚至有“触线”之危。此次多渠道的资本补充,将在很大程度上为南京银行释放资本金压力。

  水满则溢 补充资本亦要把握“度”

  在南京银行第三季度报告中,截止2019年9月30日,南京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2.88%,较2018年末略有下降,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则分别为9.83%和8.68%。而我国目前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以及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监管的最低标准分别为10.5%、8.5%和7.5%。可见南京银行的三项监管指标均堪堪过线。

  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银行抵御风险的水平,一般用以衡量银行经营稳健程度。银行的资本补充率和其稳定性呈一定相关关系,但并不表示资本充足率越高,银行就越稳定,两者并不总呈正相关。当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过高达到临界,再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将会影响银行的利润从而降低银行的稳定性。反之,当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处于较低位,此时加码自有资本,将使银行更好的抵御风险、吸纳损失。目前南京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仅略高于监管标准,尚处于较低位,提高资本充足率将有助于提升其稳定性。故资本补充时,应格外注重资本质量,将资本充足率界定在合理区间。

  多因素下资本承压 躬身实为背负经济

  经济要保持稳定发展,离不开银行资本支持。由于当前我国的社会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主要依靠银行的信贷业务,银行的信贷业务目前已成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随着金融去杠杆相关政策落实推进,我国银行业务逐渐向本源回归。4月2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提升银行普惠金融的考核权重,以此加大银行对小微信贷的投放力度。

  从南京银行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中显示,贷款总额为5644.59 亿元,较年初增加了841.19 亿元。随着银行对实体经济融资的力度持续加大,银行的资产规模也将随之扩大。南京银行第三季度的资产总额为13335.59 亿元,较18年末的12432.69亿元增加了902.90 亿元。而随之而来的资本需求,也将伴随着信贷规模的持续扩张而加大。

  防范金融风险同样离不开银行资本。随着资产质量下行,信用风险凸显,部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升高。南京银行作为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低不良”的代表,2019年第三季度的不良贷款率仅为0.89%,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42%。低不良率代表了其盈利性资产相对较多,较高净资产收益率则同样彰显了其较强盈利能力。然则有利有弊,较高风险总是与较高盈利一同而至,较高风险资产使得银行风险加权资产增加,资本充足率的下降不可避免。此时补充资本来防范可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增强其自身的风险抵御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监管层面看,我国将迎来银行差异化监管时代。2019年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起草了《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将得分低于300分的银行,加入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的监管判断建议。差异化监管落地在即,银行为满足评估标准,对资本的需求势必会扩大。同时监管标准趋严,要求银行表外、表表外资产回表,加速回表的表外业务将占用银行资本金。

  商业银行实现“资本自由”尚道阻且长

  影响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因素,除了银行表内信贷投放,还有相对局限的融资渠道以及资本补充工具。目前,商业银行补充资本的渠道主要为内源性资本补充以及外源性资本补充。所谓内源性补充,是指银行通过留存盈余的方式来增加资本。

  内源性补充对于银行来说虽然更为便捷高效,但其可行性直接与银行的盈利状况相关联。近年经济结构和经营环境都发生了改变,同时伴随着利率市场化和监管强化,银行盈利增速放缓。南京银行虽然保持较高增速的利润增长,但由于其风险加权资产增加,仅靠内源资本不足以满足资金需求。

  而现阶段我国外源性资本补充工具稍显单一,资本补充工具有优选股、减记型二级资本债,二级资本补充工具较少。这就要求创新资本补充工具,而监管机制使得国内的补充资本工具在审批、落实、推广的流程较长。趋严的监管机制保障了金融系统的稳定,但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资本补充工具的创新和应用。

  同时银行的融资成本也需受关注。对于上市银行来说,一般以股权融资为主,南京银行此次获批的的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便是一次大规模的股权融资。而股权融资相较于国内次级债等二级资本补充工具来说成本较高。

  道虽弥却不行不至 补充资本需银政两厢齐发力

  在4月3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表示,要增强银行内源性的资本补充,拓宽银行的资本补充的渠道和方式。随后的4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决定降低中小银行拨备覆盖率。拨备覆盖率的降低将有助于商业银行增加净利润,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在自上而下的各种利好改良措施之外,银行自身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收”“放”之间,“顺”应大势,突破自身格局。

  “收”,合理控制资产规模。所谓资本充足率,一言以蔽之,是资本总额中风险资产所占的比重。资产规模越大,为满足监管线所需的资本也就越多。此时银行或可适当营销高风险金融资产,在合理范围内控制资产规模,削减加权风险资产。但由于近年来,严监管的走向并没有改变,银行自身要加码严控风险加权资产,在规模与效益之间寻求平衡点。

  “放”,加快业务转型创新,优化资产结构。银行间应选择盈利性较强且成本较低的业务,将风险权重较大的资产转移至风险权重较小的资产端,积累内源性资本。南京银行自2016年规模达万亿后,迅速调整战略方向,布局大零售转型,并坚持轻资产、轻资本的发展路径。零售业务符合监管导向,具备风险分散、抗周期性强、成长性高、资本占用低的特点。近年来,零售战略为该行减轻了负债端压力,零售板块在该行的业绩贡献占比也持续加大,使其核心一级资本补充压力有所缓解。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