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网-要闻分析】2007年7月10日,安踏体育(02020.HK)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发行价为5.28港元,当日市值约130亿港元。到了2019年11月6日,安踏盘中创下79.45港元的股价历史新高,市值达2145亿港元(11月30日,1988.53亿港元)。12年多的光景,这个从福建晋江走出来的国产运动品牌,实现了股票市值15倍涨幅的跨越,稳稳坐上了本土企业运动服饰行业的龙头之位。 过去一年,安踏体育实现了115.836%的股价增长 财务数据摘要 去年,安踏实现了40.3%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其中,安踏主品牌为18.3%,主要受童装品牌带动;FILA为79.9%,受市场影响力提升、电商发展等积极因素拉升 去年,安踏毛利增长为45%,安踏主品牌14%,FILA 79.2% 安踏近五年的主营业务收入 安踏主营业务收入:按产品划分,依次为鞋类,服饰类和装饰类 行业概况 近年来,中国运动服饰行业头部效应明显加剧,集中度迅速上升。2018年,以零售额衡量,中国运动服饰行业的前六大企业分别为耐克、阿迪达斯、安踏、李宁、斯凯奇和特步,龙头的市场份额迅速扩大,许多中小规模的企业被挤出市场,行业洗牌初步完成。 而在本土企业中,安踏是运动服饰行业的第一龙头,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41.2亿元,是第二名李宁的2.3倍。此外,安踏主品牌和FILA分别在行业龙头性和成长性层面表现突出,综合实力强劲。 “地区市占率”(纵轴)和“零售额复合增速”(横轴)两个指标,代表品牌的行业龙头性和成长性。在行业龙头性方面(第二象限),阿迪达斯、耐克和安踏品牌保持绝对领先,各自的市占率均超过8%;成长性方面(第四象限),斯凯奇和FILA保持领先,过去3年的零售额复合增速均超过40%。简要总结,安踏主品牌和FILA分别在龙头性和成长性两个方面表现突出,体现出较强的综合实力。 核心战略 安踏坚持贯彻“单聚焦、多品牌、全渠道”的发展战略,以多品牌运营为战略核心。目前安踏旗下的品牌阵容丰富,拥有专业运动(安踏、安踏儿童、Sprandi)、时尚运动(FILA、Kingkow)和户外运动(Kolon、Descente、Amer Sports)三大事业部。其中,安踏主品牌定位于大众市场,提供高性价比的功能性体育产品;2009年收购的FILA切入了运动时尚品类,获得了巨大成功;2016年后,公司通过收购或合资等方式纳入了迪桑特、斯潘迪、可隆、小笑牛等一系列品牌,为未来做储备。其中迪桑特和可隆作为户外体育品牌,定位偏向于高端和专业,小笑牛作为童装品牌,定位偏向于高端时尚,斯潘迪则主攻时尚运动鞋品类。 安踏主品牌表现 如今,安踏主品牌占公司总收入的51%。从近10年的经营数据来看,安踏主品牌营收的年化复合增长率为9%,高于李宁(4%)、特步(7%)和361°(4%)。 安踏主品牌走在行业前列的原因 首先是研发,安踏2018年的研发投入为5.93亿元,远超李宁、特步和361°。并且,从趋势上看,差距还在扩大。科技(如缓震、反弹、透气等)对于运动品牌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全球运动龙头耐克近10年拥有近31457项发明专利,如Air、Flyknit、ZoomX、React等技术,对消费者粘性效果非常明显。而安踏在近十年拥有826项专利,排名国产第一。 其次是品牌影响力,安踏作为国内运动品牌龙头,从资金投入上看,2018年广告及营销支出为29.19亿元,分别是李宁/特步/361°的2.67/3.00/5.22倍,资金优势明显。从资源端看,安踏逐步向国际品牌看齐,力争国际影响力,2009赞助中国奥组委,打造冠军龙服;2013年完成与CBA的合作,2014年转投NBA;2015年签约NBA巨星克莱汤普森,推出KT系列产品,意将其打造成为安踏的“AirJordan”。其中KT1篮球鞋上市2天售罄,KT4亦是吸引了近千名美国消费者排队抢购,预计该系类产品销量已超过100万双。同时,其全球搜索热度持续提升,成为公司的明星产品。 最后是安踏对于线上线下渠道、供应链优秀的管理能力,以及对于细分市场品牌的并购整合能力很强。安踏在2017年就启用了30名员工就能达到3000双鞋日产量的生产线,生产效率之高。终端上使用实时的ERP系统对于7300多家网点密切关注,及时推出措施来改善店铺效益。 安踏童装 二胎政策的长期红利将会带来2800亿元的童装市场,安踏、李宁、特步、361°纷纷“染指”,相较而言,起步于2008年的安踏童装是儿童体育用品市场最早的入局者。 2016年,安踏童装品牌的总体销售量已经接近20亿元,占安踏133.5亿元年营收的近15%,2015年成立的FILA kids也成功弥补了安踏童装在高端市场的不足。2017年10月,安踏又以6000万港币将中高端童装品牌小笑牛收入囊中,不断完善儿童服饰的细分市场。截至2017年6月,安踏独立的童装门店增长到2100多家,相较于2009年的228家,翻了近10倍。 而在这一块,迟到者李宁就走得要“保守”得多:2017年,李宁集团的童装品牌Young和KIDS店铺上半年集中在北方开设20间,下半年计划新增70间,预计对净利润影响3000万元左右。 FILA表现 目前,FILA是驱动安踏公司业绩高增长的主要因素。安踏旗下拥有众多品牌,从2019上半年财务数据看,FILA收入占安踏总营收的44%,安踏主品牌51%,其他品牌共5%(尚处于培育期)。从终端流水来看,FILA近两年流水实现高增长,2018年四个季度均达到80%以上的同比增速,这一亮眼业务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其实,FILA在中国的商标使用权和经营权是安踏在2009年以3.32亿元的价格从百丽国际手中收购过来的。当时FILA中国区业务亏损近4000万元,但安踏在10年时间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于2014年扭亏为盈,并开启了高速发展之路。 安踏对FILA在2011年进行了重新定位,集时尚、运动、休闲于一体,结合其意大利百年品牌基因,并且不断利用FILA的全球设计资源共享机制将潮流不断注入到FILA中国的品牌中来。同时FILA定位中高端时尚运动服饰,客单价高达1400+元,服装销售占比更高,与以鞋品为主的阿迪达斯、耐克形成了差异化竞争。再加上通过亮相国际时装周、签约国内外流量明星,和知名设计师合作等方式,FILA的时尚品牌形象被不断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