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网络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人民日报国纪平:共享机遇 共同发展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0-31
摘要:四川,成都,蓉城,天府,大熊猫,四川新闻,四川体育,四川旅游,四川政务, 麻辣社区, 四川精神文明 , 四川农业 ,成都新闻,成都体育,成都旅游,成都娱乐,成

  悠悠浦江,秋色怡人。东方明珠,再迎盛会。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盛大开启。一幅中国与世界深度交融、共赢发展的美丽画卷徐徐铺展。

  老友新朋,万商云集。信心满怀,盛况可期。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签约参展。参加的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和参展商,包括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均超过首届。展区面积几度扩容,依旧展位难求。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要年年办下去,而且要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习近平主席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的庄严承诺言犹在耳。中国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把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不断书写共享机遇、共同发展的新华章。

  风起东方,气象万千。一年来,“进博故事”持续上演,“进博效应”不断释放。展品变商品,爆款进万家,一条条绿色通道开启,一项项开放举措落地,为各国共享中国发展红利、为各国企业深耕中国市场打开机遇之门。

  开放创新,合作共赢。进博会的初心和追求,折射风云变幻之际中国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清晰思考和科学判断。人们看到,一个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中国,一个致力于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建设开放型经济的中国,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携手各国共同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

  临近“进博时间”,无论是即将在家门口体验全球优质商品的中国消费者,还是参展的各国企业,都显示出了十足的“兴奋劲儿”。

  新西兰鲜牛奶、瓦努阿图咖啡豆、西班牙火腿切片、德国窄巷道叉车、意大利血橙、美国抗肿瘤创新药物、日本最新3D打印技术……万商再聚黄浦江畔,带来更多看家产品,只为以品质竞逐中国市场商机。

  一个新生的展会,为何能在全球范围集聚起如此超高人气?

  超高人气首先源自进博会的“非凡身世”。世界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

  “我们主动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专门买外国的东西,就是要平衡贸易,解决国际上一些贸易逆差问题。这也将惠及中国百姓,他们需要更多国际上的优质产品。”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新年首访欧洲,在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共见记者时,表达了中国举办进博会的诚意。

  从双边到多边,习近平主席亲力亲为,在不同平台表达中国将通过每年举办进博会等创新方式,向世界进一步敞开市场。东方之约,应者踊跃。法国、希腊等15个国家确认担任第二届进博会主宾国。

  超高人气同样源于首届进博会精彩亮相,给参展商们带来满满获得感。短短6天会期,80多万人进馆洽谈采购、参观体验,成交额达578亿美元。更令各国企业欣喜的是,展会闭幕,“进博效应”不断延续。

  首届进博会举办后,瑞典医疗企业最新一代精准自适应伽马刀仅用3个多月时间就在上海的医院正式投入使用;新西兰鲜牛奶成功进入中国三四线城市乃至偏远山区的普通家庭;拉脱维亚护肤品联手中国石化企业,进入遍布中国的加油站和电商渠道……拉近各国优质产品服务与中国市场的距离,满足中国人民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进博会的期许在过去一年里不断成为现实。

  超高人气也是全球企业对中国全方位开放不断深化投下的信心票。

  不久前,200公斤意大利面团全程恒温冷链运抵上海。为了确保这批特殊产品最终在进博会上呈现“意大利口感”,上海洋山边检站根据面团特质专门制定入境通关方案,以最快速度保证面团顺利入境。过去几年来,类似的优质服务频繁地在中国各地出现,充分表明中国政府推动开放发展的政策配套和服务能力正不断提升。

  更低关税水平、更短负面清单、更便利市场准入、更透明市场规则……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系列重大举措相继落地,各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制度环境不断优化,共享中国机遇的渠道变得更加便捷。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营商环境只会越来越好,为全球跨国公司创造的机遇只会越来越多。”日前闭幕的首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再次向世界传递中国的诚意与信心。

  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充分展现出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和力度。10月23日,中国颁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从制度层面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和支撑,提振市场信心。世界银行发布《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国总体排名上升15位。该报告称,由于大力推进改革议程,中国连续两年营商环境改善幅度全球排名前十。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国主动扩大进口,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携手各国共同发展的务实行动和长远考量。

  (二)

  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国坚定、自信、从容。

  “预计未来15年,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习近平主席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对中国大市场的预判,引发全球热议。中国市场的巨大容量,带来广阔增长前景,各国企业正纷纷寻找中国消费扩容升级与扩大贸易的完美契合点。美国《华尔街日报》感叹,一个迅速发展的中国消费市场“可能很快会震动世界”。

  中国消费市场的崛起,已被世界普遍视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支撑,更是各国企业继续投资中国的主要聚焦点。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积极组织日本企业参展,重点推介在中国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的食品、农产品和医药等商品,因为“进博会将为扩大这些产品在中国的销路提供重要平台”。

  84家新加坡企业选择组团亮相,除了重点瞄准在中国下沉市场寻找机遇,他们还计划寻找中国伙伴,共同开拓东南亚乃至全球市场。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主席张松声表示,基于首届进博会取得的成绩,更多新加坡企业希望赴中国展示他们的创新产品和服务。中国消费市场的吸引力不只限于规模,更源自其不断优化的结构。从“吃穿用”向“住行游”,中国消费市场服务消费比重明显提高,流通方式加快创新,网络零售规模跃居全球首位。面对多重变革趋势,越来越多跨国企业将中国市场视为培育全球创新的沃土,不断增加创新投入。

  创新,已成为进博会新风尚。自动感知乘客生理状态从而调节车内环境的概念汽车,能够以每小时150—200吨速度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的粉碎设备,施坦威最新款演奏及录音版钢琴……本届进博会上,更多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新工艺、新应用将实现“全球首发、中国首展”。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