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江苏新闻8月20日电(记者 刘林)8月初开始,宿迁市泗阳爱园镇的百年梨园里迎来了一大批中外大学生。正是酷暑天气,这些年轻人却浑身充满了力量,整天在梨园各处忙个不停。原来,“2019UIA-CBC国际高校建造大赛”正在这里紧张地进行着。 据了解,国际高校建造大赛由国际建筑师协会(UIA)作为国际主办方,泗阳县人民政府、CBC建筑中心、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作为指导单位,全球城乡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作为学术支持,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作为技术支持单位,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个获得UIA官方认可与支持的建造类竞赛,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国际建造竞赛之一。历经楼纳、德阳、夏木塘三届建造大赛的沉淀,“2019UIA-CBC国际高校建造大赛”落地泗阳县爱园镇的果园村。 本届大赛以“梨园小屋”为题,首次采用中国大陆与国际或中国港澳台联合组队的“1+1”竞赛新形式,从来自23个国家的101所建筑高校中甄选15组方案进入现场建造阶段。 果园村位于泗水古国泗阳县,村中有七棵古梨树,相传自乾隆时期栽种至今,“百年梨园”成为这片乡土的“名片”。优质的梨果产业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为这里旅游产业的打造提供了良好基础,但现有产业仍较为初级与单一,缺少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上下游产业配套也亟待完善。 在中国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以何种方式助推当地产业提升,焕发百年梨园自生动力,是果园村面临的新难题。CBC建筑中心联合泗阳县人民政府,通过国际高校建造大赛的形式,以设计大事件引领,聚合国内外数十所知名建筑高校,在保有乡村多元性的同时,以设计的力量对乡村的基础设施、公共空间等进行针灸式的提升,为“百年梨园”打造世界级名片。 2019年8月,“2019UIA-CBC国际高校建造大赛”在泗阳“百年梨园”内展开实地建造。15个由国内外30家知名院校组成的联合团队以“梨”元素为核心,从当地的梨果产业出发,在不影响基地原有果树、民居的基础上,设计并建造出一个约百坪尺度、功能多样的“梨园小屋”,串联起百年梨园的地图式流线,让村民和外来游客深入体验梨园探索之趣。在为期半月的紧凑工期里,高校的师生们顶着烈日和酷暑,以青年设计师的力量,探索设计和产业联动下的乡村振兴途径。 建成后的15个“梨园小屋”作为休憩、剧场、垃圾回收站、展览馆、茶室等多种形态的公共装置、建筑散落在村子,由点及面的激活村中“负面空间”,丰富村民及游人的生活体验。除了设计带来的改变以外,参赛团队也将取材当地、操作灵活的搭建手法带入乡村,与村民“共建”。 东南大学和都灵理工大学带来的作品是“芳木为邻”。东南大学研究生二年级的李元同学说,以前他们更注重的是设计方面的灵感和理念,但实际建造下来却发现要想把设计从图纸上变为现实,原来有那么多的难关要过,建筑材料、建筑方式等各个方面都要考虑到,“这次机会让我受益匪浅!” 清华大学和卢布尔雅那大学的作品是“幕天席地”。清华大学的郭雨齐同学介绍说,在实地的调研过程中,发现果园村年轻人多外出务工,只有老人和孩子留守村庄。“我们系统通过乡村剧场的建造,为留守的老人和孩子提供一个可以丰富日常生活,也为还乡的年轻人找回童年躺在草垛上看农忙看星空的简单纯粹的心境。” 18日上午,“2019UIA-CBC国际高校建造大赛”评审会正式展开。经过一上午的实地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作品3个,二等奖作品6个,三等奖作品6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