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开放进入新阶段。今年年初通过的《外商投资法》,是中国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按计划,年底将完成外商投资法及配套法规、规章的制定工作,形成可操作的具体规则。我们要继续修订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进一步缩减负面清单条目,扩大增值电信、医疗机构、教育服务等服务业以及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能源资源等领域对外开放;持续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加快推进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对外资全面放开市场准入,外资银行业务范围大幅扩大;进一步便利外商投资企业举办创业投资、设立投资性公司,完善有利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并购境内企业的相关规定;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出台相关政策,为境外投资者投资和交易中国债券创造更便利的条件。只要在中国注册的企业,不论是内资还是外资,我们都平等对待,切实维护各类企业合法权益。 需要看到,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开放,离不开处理好中美关系。当前中美战略博弈比的是韧性和耐心,要团结国内外各界正义力量,反对贸易保护主义、霸凌主义、单边主义逆流,坚持定力,保持张力,使美国执政当局不得不走向理性合作。 当前,美国极右势力执意要把中美关系推向脱钩方向,构建一个世界、两个平行体系的格局,达到全面遏制中国的目的。对此,中国要积极采取反制措施,用好工具箱,增强中美经济、科技、产业、金融、能源、农业等各行各业合作关系,旗帜鲜明反对霸凌、反对新冷战、反对战略遏制。 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中美关系变化大局出发,我们还要积极调整产业链布局、提升产业链水平。要坚持全方位高水平开放政策,让互利共赢的大门越开越大,形成创新链的开放环境,推动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提升我国产业链跃升到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 我们要加快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为后盾,建立更多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2018年我国恩格尔系数是28.4%,说明消费结构已进入比较富裕阶段。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以上人群且呈现高增长态势,扩大消费需求的各项政策已经明显发力,国内大市场将成为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引擎。现在我国是世界120多个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下一步我们将成为他们最重要的商品、服务和电子商务出口市场,成为这些经济体增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引擎和合作伙伴。以此为基础,我们要大力推动开放合作,致力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