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网络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最美奋斗者·胡承霖】守望麦田的“丰收使者”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8-03
摘要:胡承霖 从事小麦生产研究数十年,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胡承霖跑遍了皖北小麦主产区30多个县和上百个乡镇。他发起的小麦高产攻关行动,推动全省小麦总产提高118亿斤,累计增产600.74亿斤,创造了粮食高产的“安徽模式”。他推广的扩大行距、降低播量关键技术,

【最美奋斗者·胡承霖】守望麦田的“丰收使者”

胡承霖

  从事小麦生产研究数十年,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胡承霖跑遍了皖北小麦主产区30多个县和上百个乡镇。他发起的小麦高产攻关行动,推动全省小麦总产提高118亿斤,累计增产600.74亿斤,创造了粮食高产的“安徽模式”。他推广的扩大行距、降低播量关键技术,为农民节约成本数亿元。

  2005年4月,针对安徽小麦单产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现状,胡承霖给省政府“上书”,提出通过实施增产计划,实现全省粮食5年增产50亿斤的目标,并随信附上攻关方案。这一建议引起省领导高度重视,随后,省政府成立小麦高产攻关专家组,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胡承霖任副组长,一场农业生产大会战拉开序幕。

  经过一年的努力,2006年,我省小麦总产达193.4亿斤,比2005年增产31.8亿斤,增幅达19.7%,单产首次突破600斤,单产、总产双双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带动农民人均增收74元。 2007年,在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的情况下,全省小麦平均亩产达到640斤,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在胡承霖等技术专家的精心指导下,经过8年努力,我省小麦单产提高了97.4公斤,总产提高118亿斤,单产和总产增幅全国领先,小麦总产增量占全省三大粮食增量的80%以上。胡承霖先后获得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标兵、安徽改革开放40年风云人物等荣誉。

  作为小麦高产攻关行动的设计师,胡承霖全程参与小麦高产攻关行动。每到小麦生产关键期,他都会守在田间地头,顶风冒雨查看苗情,脚踏热浪指导生产,满腿泥巴传授科技,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泥腿子教授”。他指导的涡阳、蒙城、太和等多个超高产示范区,小麦亩产最高达到739公斤,创下全省小麦单产新记录。

  在高产攻关行动中,胡承霖推广的第一项关键技术,就是改变农民“大播量”的播种习惯,扩大行距、降低播量。他主动联系学校其他学院,联合研制了集灭杈、旋根、施肥、播种、镇压等五种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农业机械。仅此一项技术,就使全省小麦亩播种量平均下降约10斤。

  胡承霖干过农活,下放过农村,对农民有很深的感情。怀着对“三农”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农民的深厚感情,每年他都要和同事一起下乡做播种示范,早上5点多就从宾馆出发往麦田里跑,一整天都在麦田里忙活,经常是早饭没吃、午饭凑合着对付一下,下午再接着做示范。每次出差,他都要求只住几十元一天的小旅馆,给农民讲课指导从来分文不取。感动于他的精神和品格,2010年,小麦主产区的干部群众集体为他向省政府请功。

  目前,全省第二轮小麦高产攻关计划正在深入实施,90岁高龄的胡承霖依旧奔波在江淮大地,为了小麦高产、农民增收继续奋斗。

  (记者贾学蕊 整理)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