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显示,2018年,临沂市实现生产总值4717.8亿元,增长7.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个百分点。目前,全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49家,截至2019年5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910.6亿元,较年初增加537亿元;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517.5亿元,较年初增加349.3亿元。在临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壮阔画卷上,金融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激活老区“新动能” 曾几何时,贫穷落后是沂蒙老区的代名词。“绝不能让老区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沂时的殷切嘱托。为了这份沉甸甸的托付,临沂大力弘扬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内涵的沂蒙精神,发动了临沂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人民银行临沂市中心支行面对当地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要求,把贯彻稳健货币政策的着力点放在优化结构上,切实以结构优化促进总量增长,谱写出发展新篇章。 在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的挖掘机智能制造车间,《金融时报》记者看到,这里使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SAP信息管理系统,5条结构件焊接线、1条涂装喷漆线蔚为壮观。临工集团财务总监王者森说:“有了银行资金支持,我们构建了大数据采集分析平台,实现了研发数据采集、市场分析、服务支持、配件、渠道运营及物流业务的可视化集成管控。‘临工造’将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装备制造成就的一张亮丽名片。”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人行临沂市中支印发了《关于助推新旧动能转换 支持全市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金融机构突出对全市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等方面的支持。在支持重点行业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拓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融资渠道、健全完善现代金融体系、用足用活政策性资金、构建精准对接协调联动工作推进机制等方面,研究出台了23项具体工作措施。组织全市金融机构围绕当地新旧动能转换100个重点建设项目、100个重点创新平台、100个高成长性企业以及70个工业技术改造项目、108家流动资金贷款重点需求企业,利用山东省融资服务网络平台,集中开展融资对接活动。截至2019年5月末,累计发布融资需求信息6313条,成功对接3735条,对接金额841.4亿元。 在金融“活水”的浇灌下,临沂工业新动能持续成长。2019年一季度,“十优产业”中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9.1%和18.6%,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分别增长12.1%、5.2%和5.1%。目前,临沂工程机械、木业、精品旅游、商贸物流4个产业集群列入全省首批现代优势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7家,5个品牌入选中国品牌价值分类百强榜……新旧动能转换在沂蒙大地全面崛起。 打造乡村振兴“沂蒙高地” 革命老区临沂曾被列为全国18个连片扶贫地区之一,“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扶贫重点区”深深刻在人们的印象中。“原来穷山窝,石头多,缺粮缺水缺老婆,穷得不知所措。现在俺们住进了景区里,不少城市人都来这儿旅游。”家住蒙阴县岱崮地貌核心景区的岱崮村村民王青义说。 岱崮村的华丽嬗变离不开银行的支持。据了解,近年来,当地各银行机构为岱崮地貌旅游区发放贷款1.31亿元,用于景区配套设施、旅游服务等项目建设,在有力支持了景区提升发展的同时,带动了周边20多个村的200多户贫困户脱贫,其中,景区直接安排从事卫生保洁、餐饮、保安等岗位的贫困人口120人,对有能力的80多户贫困户,由旅游公司指导授权从事“农家乐”经营,全部实现稳定脱贫。沂水桃棵子村、沂南常山庄村和朱家林村、蒙阴西孟良崮村……如今,在临沂,像这样的村庄还有许多,它们不仅迅速摆脱贫穷,更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临沂是山东省耕地面积最大、农业人口最多的地级市,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推进乡村振兴是必由之路。当乡村振兴的号角在沂蒙老区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吹响,人行临沂市中心支行以申创国家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创新试验区为主线,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金融服务需求,创新实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攻坚行动取得积极进展。 据介绍,近年来,临沂不断强化金融支撑,首创“富民农户贷”“富民生产贷”等系列扶贫信贷产品,并在全省复制推广;针对一般农户,特别是返贫可能性大的农户,推出普惠型“富民发展贷”,2018年以来,立足稳固脱贫、产业带动,大力推广央行资金产业扶贫贷。截至2019年5月末,累计发放各类扶贫贷款127.1亿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1.4万户、贫困人口21.6万。稳步推进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增量扩面,针对农地经营权二次流转处置难题,配合当地政府部门成立全国首家农地经营权收储公司,自开办业务以来,累计发放农地抵押贷款17.2亿元,截至2019年5月末,余额10.73亿元。聚焦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支持田园综合体新模式,创新推出“田园综合体中长期扶贫贷款”和“田园综合体兴农贷”,大力支持农业新业态新模式。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全市金融机构200多名业务骨干到乡镇、村交流任职,促脱贫、谋振兴。在沂南开展“信用培植+普惠金融”工作试点,通过强化生态环保、守法纳税等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公开和共享利用,引导银行为新型农业主体发放免担保、免抵押的信用贷款;建设助农服务点10361个,实现全市自然村全覆盖,累计发放各类补贴720万笔、4.3亿元;在沂南试点乡村现金流通环境示范区,搭建“互联网+”乡村现金服务平台,让群众用上“放心钱、干净钱”,坚持普惠导向,全面提升新时代乡村金融服务水平。 助推老区走向世界 在临沂商城大数据中心物流监测大屏幕上,不间断地发布着整个商城的物流信息。这个大数据系统整合了临沂商城100多家商贸物流企业平台、133个专业批发市场、2200多条物流专线、11.7万辆物流车辆、6万多家商户的商贸物流数据,为临沂这个“商贸物流之都”提供着强大的科技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