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宣传部、科研成果传播办公室协办的第七届闻天论坛在上海社科国际创新基地召开。 面对目前网络空间治理主体多元、机制复杂、范畴广泛的特点,此次论坛汇聚了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多元视阈下的网络空间治理”为主题,围绕“网络空间规则治理新秩序、网络空间技术治理新趋势、网络空间内容治理新模式”三个分议题,在多元研究范式、多样研究视角的碰撞激荡下,深化对网络空间治理新趋势、新秩序、新模式的理解和探讨,促进网络空间治理研究,力争实现理论创新。 上海社科院党委书记于信汇在致辞中提到,中央高度重视网络空间的天朗气清,这也是普通百姓的期待。学界、业界、管理人员要通过跨学科的学术交流进行理论创新、进行实践的创新,来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网络空间治理指导。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良荣作了“三足鼎立下的中国传媒业”的主旨演讲。李良荣认为,我国的传媒产业形成了以传统主流媒体、民营机构媒体、网络自媒体三足鼎立的基本局面。面向未来,从4G向5G的技术变革有可能导致PC端崩溃,移动端得以优先发展,音频将拥有巨大市场。三足鼎立下的传媒业管理需要形成既合作又竞争的新型竞合关系。 “个人数据已经成为了驱动人工智能运用的‘新石油’,然而超级监控、用户画像、算法黑箱、数据泄露等问题已经给个人数据保护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平衡AI产业对用户数据的需要与个人信息保护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邵国松认为,2018年9月公布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的发布意味着个人信息保护将迎来专门立法。 亚太互联网研究联盟主席、澳门互联网研究学会会长张荣显则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处理文本数据要经历感知--利用机器获取数据、认知--机器理解自然语言文本与判断三个阶段,分别对应着数据覆盖度、数据测量、解释三大挑战,认知与判断阶段尤其困难重重。在此基础上,张荣显提出新的5W1H路径,以及将内容分析法融合在大数据技术平台上进行社会科学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徐清泉作了“网络新媒体供给消费治理:反思与展望”主旨演讲,对网络新媒体供给消费治理的未来提出了自己的展望:要持续激发万种创新潜能;网络新媒体迫切需要建立顺应自身规律的治理体系;媒介技术不断普及升级会开启智能化治理的新空间。 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院长范玉吉告诉记者,“网络空间治理已经成为了全球问题,此次会议抓住了时代的最核心的话题之一,请到了最有创造活力、最有思想影响的专家学者来这里华山论剑,为中国的网络空间治理探索良策、寻找良方,对新闻传播学研究来说是一件好事。” 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强荧与记者回顾了闻天论坛的举办历史,“从‘尚社’到‘闻天’,论坛伴随着新闻研究所的成长历程,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七年。七年来,‘闻天论坛’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新闻与传播学界的学者参与,成为国内新闻传播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交流的重要平台,期待本次论坛形成更多的成果和创新点。” 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广州大学、南京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共60余名嘉宾出席了本次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