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这个词,最近常被用于形容互联网影视的现状。经过前几年的野蛮生长,网络剧生产逐渐回归理性。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网剧井喷,分别达到379部、349部;去年数量回落至252部,而今年上半年开播的网剧目前共有104部。上线网剧数量逐年走低,意味着行业重新洗牌,这也是网剧迈向精品化的信号之一。6月11日、12日在沪举办的2019年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互联网影视峰会聚焦网络剧新生态,在媒体融合、技术进步背景下,重新定义“网剧”成为业内共识。 “先网后台”成普遍模式 如果说,几年前的“网播”还多少带有无法“上星”的缺憾,那么经过这几年的大浪淘沙,无论内容、制作质量都大幅迈进的网剧,已构建出基于网络的独特影视生态,甚至于反哺电视台,向各大卫视输送网络自制剧。2015年9月22日,《蜀山战纪之剑侠传奇》在爱奇艺首播;2016年1月16日,安徽卫视在春节黄金档跟播;该剧成为第一个由网络剧走向电视剧的作品。时至今日,“先网后台”已成普遍模式。去年以来,《警犬来啦》《你好,旧时光》《天坑鹰猎》《如懿传》《延禧攻略》《最好的我们》《破冰行动》等多部网剧都反向输出至电视台。 从早期先台后网到网台同播,再到如今先网后台,一批精品网络剧迅速“出圈”,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它们走完了网络上走红,电视上走爆的历程。”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崔燕振说,这意味着原本面向特定圈层的网剧,凭借精良制作,有能力在更大范围内俘获受众,“媒体融合背景下,优秀网剧能穿破圈层,走向大众化传播,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作品。” 在爱奇艺副总裁、自制剧开发中心总经理戴莹看来,当下网剧的爆款有两种,其一是全民性爆款,其二是圈层化爆款。“年轻用户一定是互联网的核心,想做成全民性爆款,一定要考虑年轻用户对内容的喜好度、关注度以及该剧是否能引起社会层面的认知和探讨。”她表示,圈层爆款意味着把某一点做到极致,“比如甜宠剧,就要强调甜宠,走一个极致的圈层方向。” 现实题材易出精品 网络剧正朝着精品化迈进,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多位专家表示,论及最有可能出精品的领域,未来一定落在现实题材。“如果你的故事足够好,观众不会在乎你播出的时间、平台,核心依旧是内容。”影视编剧高璇说,“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不会变,社会话题、社会热点始终能打动人心。” 最近热播的网剧《破冰行动》改编自真实大案,以禁毒为题材,乍看不是大数据所青睐的内容,却凭借吴刚、王劲松、任达华等一众老戏骨的精湛演技,顺利成为“出圈”之作。自5月7日爱奇艺首播后,央视八套于5月10日同步播出,北京卫视、山东卫视、广东卫视也于6月开启二轮播出。网剧《北京女子图鉴》《上海女子图鉴》聚焦两个大都市年轻女性的生活和职场现状,由年轻编剧创作、年轻导演制作、年轻演员演绎,引起不少年轻观众的共鸣。“每一时期出现的精品、爆款,都和这一时期的社会需求有关。”慈文传媒创始人、国家一级编剧马中骏说,“大数据给予行业很多引导,显示圈层观众的喜好,但重点依旧是对当下的认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悟。” “在任何场合,我都大声疾呼,回到创作的原点,只要创作好,资源会向你倾斜。”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叶宁说,尽管市场旺盛,但影视领域的好剧本依旧“一剧难求”。“好的创作要有可信的故事背景、鲜活的人物、打动人的情节,观众比创作者聪明,一个细节、一个情节有所脱离,观众就不相信了,东拼乱凑、涂脂抹粉的创作没有价值。没有沉下心体验生活的细节,很难实现更深的艺术创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