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5月19日电 5月17日上午,“2019全国主流网络媒体重庆高校行”大型融媒体采访团走进长江师范学院,同时,该校举行“新师范”建设新闻发布会。 2019全国主流网络媒体重庆高校行大型融媒体采访活动走进长江师范学院 周涛 摄 这意味着,长江师范学院以一所地方师范院校的使命担当,率先在重庆启动建设“新师范”,这将对重庆、乃至西部地区教师教育的新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师范”如何建设? “十新”举措构建新时代重庆教师教育新体系 长江师范学院“新师范”建设新闻发布会 周涛 摄 “新师范”建设新闻发布会上,长江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戴玄向全国网络媒体主编、记者表示,学校顺应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新要求,按照“缘起新要求、依据新标准、借力新技术、构造新形态”建设“新师范”内涵,开启教师教育新探索。 长江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戴玄向全国网络媒体主编、记者表示,学校率先在重庆启动“新师范”建设行动计划 周涛 摄 该校党委书记彭寿清结合建设背景、学科优势、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介绍“新师范”建设行动计划。“新师范”建设目标是什么?彭寿清书记概括为建构新体系、打造新质量、形成新特色三个方面。 长江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彭寿清结合建设背景、学科优势、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介绍“新师范”建设行动计划 周涛 摄 在人才培养体系方面,彭寿清书记表示,到2022年,基本建成教育学学科实力与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双优、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贯通、小学—初中教师培养同步,开放、融合、互动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定位培养卓越小学、初中教师,抓住卓越教师培养的核心要件,强化基础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研究能力等四大能力训练,着力培养“四有”卓越中小学教师,打造新的人才培养质量。 同时,学校依托重庆市重点学科教育学和重庆市教育科学与教师教育特色学科专业群,抓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设置、课程资源建设、师资队伍重构、信息技术应用五条主线,尊重教师教育共性,彰显长师教师教育个性,以务实的长师探索,形成“新师范”建设的长师特色,擦亮学校的“新师范”牌。 建设“新师范”,具体有何举措?彭寿清书记表示,学校将在UGSS教师教育共同体(师范院校、教育行政部门、城市优质中小学、农村薄弱学校四位一体)探索实践的基础上,从新定位、新平台、新布局、新机制、新抓手、新模式、新阵地、新课程、新技术、新队伍十个方面着力构建新时代重庆教师教育新体系。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与长江师范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周涛 摄 发布会上,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与长江师范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联合推进教师教育一流专业建设、协同推进卓越教师人才培养工程、共同开展合作项目课题研究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促进双方在重庆市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有新贡献。 在记者提问环节,青岛新闻网张力伟、新疆网李磊、龙虎网刘佳佳、长城网石鹏飞、红网张兴莎、大众网刘辉等全国网络媒体主编、记者分别围绕“‘新师范’新在哪里?”“学校如何建设‘新师范’?”“新时代如何培养大国良师?”“科研创新如何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强校如何助推‘新师范’”等方面进行了现场提问。 记者提问环节 周涛 摄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范卿泽、长江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彭寿清、副书记戴玄等领导及相关负责人就记者提问全方面进行详细解答。 为何过半毕业生选择扎根基层? 新时代教师教育的“长师样本”值得推广 长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师刘春向主编、记者们介绍教师教育专业建设情况 周涛 摄 “在黔江、石柱、彭水、酉阳、秀山5个渝东南区县中,任教的我校毕业生占教师总数的54.94%。近四年,赴‘三区’中小学任教的毕业生有2752人,过半毕业生选择扎根基层工作。”在参观校园过程中,教师教育学院教师刘春向主编、记者们介绍了教师教育专业建设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