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游发展上,安吉县供电公司在江南天池度假村景区内完成电气化厨房、热泵制冷、电锅炉供暖、绿色照明、电动汽车充电站等电能替代、节能环保设施的建设,配合政府率先建成全域旅游的先行区和示范区,提升了电能在终端能源中的消费比例,为不断推进浙江省生态绿色全域旅游大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白茶炒制上,该公司加大电网支持力度,实施电炒茶推广示范项目,投入运营安吉县首个移动储能电池舱,成功研发安吉白茶电气化自动加工流水线,打造安吉白茶生产加工全程电气化、机械化示范样板,助推茶产业转型升级,使茶叶加工顺利进入“电气化+机器人”时代。“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炒茶机,炒茶速度比以前快了20倍左右。供电公司给村里增加了电压器,让我们生产用电无忧!”灵峰街道蔓塘里茶叶种植户周卫勇说。 目前,安吉县已建成电气化大棚示范12个,电排灌站77个,电气化畜牧养殖改造39户、水产养殖改造56户。电气化建设已经融入安吉农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6月15日下午,供电员工盛永兵来到安吉县恒林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检查智慧用能控制系统客户侧应用情况。“智慧用能系统可以随意取得相应时间段、每个车间的度电产值,为高耗能车间设备实施节能改造提供数据支撑,实现用能分析精细化、实时化。我们配合使用智慧用能手机APP,还能事先预警和精确定位火灾隐患。”该公司负责人蒋卫东说,“我测算了一下,这个系统每年能为我们节省710万元。” 蒋卫东所说的智慧用能平台是安吉乡村电气化建设的一个示范项目,已于2019年10月28日正式上线运行。 “该项目以农业生产、乡村产业、农村生活3大业务领域10个场景的典型客户为试点,通过智慧用能物联设备的全接入,开展用能监测、电气化生产环境监测、光伏发电监测、能耗分析、异常诊断、用能优化等多种业务应用,提升客户智慧用能体验,构建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的乡村电气化生态圈。”安吉县供电公司营销部负责人刘一民说。 作为“乡村智慧能源大脑”,智慧用能平台的推广应用,有助于为政府宏观政策执行提供监测评估手段,促进农村产业生产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满足乡村消费者的美好生活用能需要。 送电进家门,办电快又省。优质的供电服务,同样是乡村电气化的题中之义。 安吉县供电公司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依托“两山e家”党建企业文化品牌,立足“优”字,强化“互联网+供电服务”。该公司拓展线上服务渠道,推广浙里办、网上国网等APP线上应用4.3万户,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推出打造微电窗口、电力便民服务亭等多业务一窗通办、“刷脸”办电、零证办理等措施,提供省心、省时、省力的便捷服务。 “服务做加法,办电做减法,是我们‘两山e家’电力服务圈的核心价值理念。”安吉县供电公司党建部负责人杨勇胜说,该公司针对客户用电问题,研究有效解决方案,开展客户诉求分析及市场拓展,保障服务落到实处,通过打造党建引领、机制有效、服务精准、渠道升级的“家门口”党建工作品牌,让优质高效的供电服务走进绿水青山、深入千家万户。 潜江:电气化为小龙虾产业赋能 湖北潜江素有“中国龙虾之乡”的美誉。在这座以虾闻名的江汉平原小城,全市有2.3万户居民参与小龙虾养殖,2019年养殖总面积85万亩,年产15.8万吨,年产值突破60亿元,小龙虾综合年产值达420亿元。随着湖北潜江市供电公司乡村电气化示范县建设的深入推进,虾田里的电气设备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聪明”,小龙虾产业用能发生了新变化。 6月16日,雨过天晴,家住潜江市熊口农场东大分厂5组的村民王锦喜跟随供电员工胡家忠、徐博伦来到东大垸泵站检查智能设备使用情况。 “这几天雨大得很咧,幸亏有电气化智能设备,用手机点一下,足不出户泵站就用起来了。防汛特殊时期能分出精力来‘抢救’自己的虾田,这好事以前我想都不敢想。”王锦喜说。 熊口农场东大分厂共有130多户小龙虾养殖户,超过8000亩虾稻共作田,是潜江万亩集中连片虾稻共作标准化生态种养基地之一,农业排灌需求很大。但东大垸泵站建成时间长、设备老旧,泵站存在故障多、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农忙和防汛排灌高峰期,一般由农场指定有经验的人员轮流值守,监控当天气象、泵站运行和闸口水位等情况。 “往年汛期,我怕是又要带头‘舍小田、为大家’。”回顾起以前的防汛经历,王锦喜说。作为老师傅,他每年都被安排在强降雨来临的关键时期值班。但作为小龙虾养殖户,自家100多亩的排灌自救任务都落在了妻子一个人头上,没少出现水漫虾田、小龙虾冲走的情况。 今年的情况与往年不同。2019年下半年,潜江市供电公司以东大垸泵站为试点实施了泵站电气化智慧用能改造,在泵站及周边部署水位、环境检测设备与水泵水闸控制设备,自动采集水位、天气气象、视频监控等数据,通过边缘路由器实时监控分析设备排灌各环节,实现全域场景可视化和抽水排灌自动控制。 王锦喜打开手机里的“电气化智慧APP”,查看以往需要定点值守和冒雨巡视才能获得的数据信息,根据需要点一点手机,离家几公里外的水泵水闸就能自动启停,一点不耽搁虾田里的工作。15日当晚,被智能排灌设备取代了泵站管理员身份的他,全力投入到“抢救”小龙虾的任务中,一晚上就抢收小龙虾近400斤。 “老泵站玩出了新花样,电气化真是神了。”王锦喜一边展示手机里成箱的小龙虾照片,一边对电气化赞不绝口。 据测算,利用自动化排灌保障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可以提高小龙虾成活率,养殖户年经营收益较之前能增加10%。防汛抢险特殊时期,电气化设备还可以大幅减少人员出行、巡检、值守的次数和时间,降低汛期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良影响。 智能排灌解决了王锦喜的痛点,而智慧养殖赋予了曾庆波养小龙虾的“新农具”。 “受疫情影响,今年小龙虾的价格波动很大,村里其他养殖户都提前种上了水稻,进入了第二季小龙虾的养殖周期。我想晚几天再种稻,看看这段‘真空期’的小龙虾价格能不能有所提升,我肯定能把养殖进度赶上来的。”和王锦喜同组的曾庆波,是个经验丰富的小龙虾养殖能手。 是潜江市供电公司实施的农村养殖排灌电气化项目给了曾庆波做出这个决定的底气和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