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安达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 安达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深刻汲取事故教训,进一步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扎实提升安全发展水平,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安全生产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并再次强调了安全生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系统回答了如何认识安全生产工作、如何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安全生产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开展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从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以守初心担使命的政治自觉,针对安达市安全生产实际,扎实抓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 安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协调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重点难点问题。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大力推进“五级五覆盖”政府责任体系和“五落实五到位”生产经营单位责任体系建设。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同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常委副职分管安全生产工作,其他副职按照班子分工负责本战线的安全生产工作。乡镇党委、政府、街道党委、办事处及安委会成员单位也都按照要求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市、乡镇、街道、安委会成员单位都成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及办公室,乡镇、街道都建立了应急管理站,并将安全监管的触角向村屯、社区延伸,构建了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市委办和政府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安达市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分工》的通知,对市委市政府、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印发后,积极开展宣贯工作,市委常委会议及市政府常务会议都组织了传达学习,并将《规定》作为会前学法内容;将省安委办培训教材《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宣贯手册》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思想解读与案例分析》统一印发给全市各市级领导干部和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及安委会成员单位,并通过政府网站和安达电视台向广大市民进行了广泛宣传。 安达市在3年之前就被确定为全国53个危险化学品重点县之一,为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监管,制定了《安达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明确了治理工作目标、组织领导、时间进度、工作安排、治理内容、工作措施及相关部门责任分工,并对相关部门和重点企业负责人及具体工作人员,进行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操作培训,将216家涉及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基本信息录入到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组织开展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工作。推进第三方机构提供技术、管理服务工作。创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彻底解决“无人管、不会管、管不好”的问题,实现企业由被动接受监管向主动开展安全管理的转变。 坚持安全生产检查监管常态化。充分发挥专家组“把脉问诊”作用,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风险。强化安全生产执法工作。督促企业认真整改隐患,对不认真整改、敷衍了事的,坚决依法依规处理,该停业整改的停业整改,该处罚的处罚。把隐患当成事故同等对待,研究“失信”企业联合惩戒办法,严格执行“黑名单”和司法相衔接制度,构成犯罪线索的,移送司法机关,强化责任追究。深刻吸取江苏盐城响水县陈家港天嘉宜“3·21”重特大爆炸事故教训,深入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分阶段推进,按“红橙黄蓝”分级管控企业风险,有效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成立绥化市地方骨干专业救援队伍。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和省安委办文件要求,依托安达市安全监管中心建立一支地方骨干应急救援队伍,规模以上危险化学品企业要依托附近有救援队伍的企业,签订应急救援协议,实现应急救援资源共享。落实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两个“三年行动”,聚焦风险高隐患多、事故易发多发行业领域,组织开展专项安全整治、标准化建设,健全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持续开展“四大活动”和“双重预防机制”工作,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落实责任、夯实基础,将其作为执法检查的重要内容,列入年度执法计划实施精准化执法,不断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生产事关发展全局、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抓安全就是抓发展、就是保民生。市各乡镇、街道和部门要扛实安全生产政治责任,全面提高抓好安全生产的主动性、科学性、针对性。要常怀敬畏之心,敬畏生命、敬畏人民、敬畏组织,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决杜绝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举一反三、警钟长鸣,时刻保持强烈的风险意识、忧患意识。抓好风险监测预警,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提升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抓好安全宣传,创新传播方式,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要练好能力本领,强化应急演练,加强队伍建设,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全面提高预警能力、决策能力、救援能力、动员能力,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一支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应急救援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