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商报讯(记者李璟通讯员冯威李振楠袁野)2020年高考落下了帷幕,考生及家长触网的频次和时间增多,网络安全风险也会增加。7月9日,武汉网警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梳理了高考结束后可能出现的“六大网络风险”,并从网络安全角度,向考生及家长传授识别防范技巧。 高考结束后,查询分数、选择学校、填报志愿、了解录取进度等工作都要在网上完成。但网上信息纷繁复杂、真假难辨。考生及家长上网登录网站时,要注意观察该网站是否具备各项安全可信标识。一般正规的网站都会部署SSL数字证书,而这个证书的显著性标志就是网站连接开头“HTTPS”和绿色锁标,这类标识表示该网站采用加密传输的形式,有效地保障了用户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另外,正规网站都需要备案,网页底部的备案号、许可证号可链接至相关网站,显示该网站的备案、注册信息,虚假网站则无法显示。一些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还会有其特殊的身份标识。市民还可以通过查询相关网站的ip信息,如果显示ip在境外的,基本可判定是钓鱼网站。 “六大网络风险”包括伪造虚假查分网址、谎称有“特殊关系”办理入学、大数据报志愿收取天价咨询费、可花钱更改高考成绩、伪造录取通知书、网上随意晒图。武汉网警告诫考生及家长上网查询信息时,应使用安全浏览器,并根据提示进入相应的官方网站。同时,还要给手机、电脑安装安全防护软件,一旦收到安全提示,应尽快退出,不要继续操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