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伦敦定位于“24小时国际大都市”,其泛夜经济涵盖酒吧、俱乐部、餐馆、音乐厅、剧院等场景。1995年伦敦就将发展“夜经济”纳入城市发展战略,现阶段夜间经济已为伦敦创造逾130万个就业岗位,成为伦敦第五大产业,预计到2030年伦敦夜间经济收入将达300亿英镑。 以文化为引领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着眼多元人群需求,伦敦全面延长文化场所开放时间,积极推出夜间展览、夜间讲座和“博物馆之夜”等夜间文娱活动,并结合城市中心区域布局多个夜间经济集中发展区,全时展现城市魅力,促进文旅商融合发展。 另外,纽约作为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文化中心和以24小时地铁著称的“不夜城”,其夜间消费带动350亿美元经济产出。 “夜经济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座城市的现代化和活力指数。”有专家解读,成都作为新一线城市,亦是新青年的集聚地,未来需进一步加强夜间经济构建,在满足城市青年生活需求的同时,激活城市发展新动力,打造旅游升级新引擎,巩固拓展成都生活中心和消费中心地位,推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城市的建设。 这一点,成都从伦敦、纽约等城市得到启示,提出丰富夜间经济发展内涵,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这其中就包括了推动艺术、文创、文博与夜间经济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新兴夜间消费业态,创新完善成都夜经济政策机制,以及增开夜间游览线路,探索实现在周末、节假日对公交线路与地铁线路实行延时运营乃至通宵运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