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青安两地采取超常规手段促进劳务输出。由安顺市向青岛提供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信息,同时安排赴青岛(山东)劳务输出人员的援助补偿资金480万元,用于对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的补助,帮助赴青务工贫困人口待得住、乐就业、稳脱贫。
2月26日,155名安顺籍务工人员搭乘复工包机前往青岛 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安顺市已专机输往青岛贫困劳动力477人,实现稳定就业人员307人。 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是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自2016年来青岛累计投入安顺市财政帮扶资金9.54亿元。其中,2019年,投入全市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教育和医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3168万元,实施教育建设项目6个,医疗卫生建设项目7个,涉及普定、镇宁、关岭、紫云、黄果树五个县(区),覆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2040人。
青岛进一步加大对安顺市的帮扶力度,截至目前,青岛市投入安顺市财政帮扶资金3.68亿元 尤其是今年,青岛市在自身受到疫情严重影响的情况下,继续加大对安顺市的帮扶力度,截至目前,青岛市投入安顺市财政帮扶资金3.68亿元,较2019年投入财政帮扶资金总数增长7%。计划帮助安顺市实施帮扶项目86个,已开工建设72个,重点倾斜支持紫云深度贫困县和县以下基层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和产业扶贫项目,助力我市解决脱贫攻坚薄弱环节。
新希望六和商品猪养殖项目开工仪式现场 产业是长效脱贫的根本之策。今年2月28日,青岛安顺举行网上签约仪式,实现了新希望六和商品猪养殖、红星山海生物高辣度辣椒、龙耀食品公司脱水蔬菜深加工等8个总投资8亿元协作扶贫产业项目的集中签约。 目前,新希望六和商品猪养殖项目已落地建设,其余项目正在办理落地相关手续。 拓路径 强化人才交流,推进人才援助 人才交流是扶贫协作中的重要内容。2019年,两地共选派党政交流挂职干部106名,其中,安顺选派74人,青岛选派32人。此外,选派659名专业技术人才开展交流互访、跟岗学习,其中,安顺选派423人,青岛选派236人。 在这场跨越千里的扶贫攻坚中,许多人默默奉献。 2017年3月起,在青岛市城阳区招商局任职的李明被派到关岭自治县,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开始了为期两年的青安对口协作帮扶之旅。
2600亩构树种植基地带动5个乡镇共10个村增收致富 "杂交构树林料畜一体化项目"在关岭成功落地,带动5个乡镇共10个村建设构树种植基地2600亩,为关岭争取到青岛市及城阳区两级财政帮扶资金共计到位2786万元,引进6个优质产业项目,为关岭贫困村、学校募集爱心物资、资金共计336.4万元。挂职两年时间,通过李明的默默奉献,青岛城阳区与关岭两地对口协作工作成效明显。 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行政资源重要,专业人才也不可少。 在医疗方面,2018年4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长刘玉欣、党委书记马祥兴等一行28名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到普定县,开展影像科、神经内科、手足外科等18个学科的对口帮扶及义诊活动,近1000人次群众慕名前来咨询,共完成手术4台。
青岛市医疗专家赴安顺开展帮扶工作 2019年,青岛市选派30名医疗专家赴我市开展帮扶工作,即墨区人民医院、中医院选派医疗团队赴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开展帮扶,青大附院派出6批专家团赴西秀区人民医院帮扶,两地创新建立"医疗技术协作型医联体"7个。 今年,疫情发生后,青岛市及时选派3名医务人员赶赴安顺市,参与指导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遏制疫情的扩展蔓延。 在教育方面,2018年,两地教育教学人员互访超过34批3834人次,启动实施"乡村学校爱心帮扶工程",安排我市偏远乡村288名校长、192名骨干教师赴青岛市跟岗培训。
青岛市与安顺市加强校际结对帮扶,相互学习借鉴教育理念、管理经验和教学方法 2019年,新增"手拉手"结对帮扶学校30所,青岛选派安顺支教校长、教师35人次,安顺选派青岛挂职、跟岗学习校长、教师74人次,胶州市第一中学、胶州市实验中学派教师人才赴镇宁民中打造"胶州班",收到良好社会效益。 "亲戚越走越近,感情越走越深;合作越走越多,道路越走越宽。"跨越千里,山海情深。青岛与安顺将在日益紧密的交往中,画出同心圆,共筑小康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