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网络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网络电影与院线观众的审美 还差10年(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5-25
摘要:先看一下院线电影的审美时间轴。在2010年之前,古装大行其道,张艺谋《英雄》为首的古装三部曲,陈凯歌的《无极》、冯小刚的《夜宴》、吴宇森的《赤壁》、陈可辛的《投名状》等等,连大导演都是如此,整个市场可见

  先看一下院线电影的审美时间轴。在2010年之前,古装大行其道,张艺谋《英雄》为首的古装三部曲,陈凯歌的《无极》、冯小刚的《夜宴》、吴宇森的《赤壁》、陈可辛的《投名状》等等,连大导演都是如此,整个市场可见一斑。

  之后的几年人们的审美依然停留在《画皮》、《画壁》、《白蛇传说》上,古装魔幻开始完全霸占了国产电影的票房榜单。直到2012年《泰囧》的横空出世,才彻底把电影从古代转到了现代,喜剧、爱情等类型慢慢形成量级,妖魔鬼怪等开始退散。

  2013年,一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预示着青春片的开启,动辄5亿起步的青春片开始刷屏,但三板斧之后,青春片再也拿不出新意,数量迎来了骤减。2017年的《秘果》已经无法突破1000万。

  这段时间亦是喜剧片的爆发期,涌现了《心花路放》、《夏洛特烦恼》、《煎饼侠》等一堆爆款,最终喜剧片在2015年达到了巅峰。但之后过于密集的扎堆、桥段升级不够,都导致了后续的每况愈下。

  经历了2016年的行业洗牌之后,市场慢慢的回归理性。这亦是观众审美提升的关键节点。群魔乱舞的古装玄幻、低俗恶搞的喜剧、烂俗的青春爱情片,都已经被深深打上了烂片的标签观众对类型的要求在降低,对内容的要求在提升,这便是类型片开始逐步崛起的标志。

  只求品质,不求类型,观众被慢慢引导至正规。2017年的《战狼2》、2018年的《我不是药神》、2019年的《流浪地球》、《哪吒》,都在不断打破电影市场的旧印象和旧观念,一些所谓的不卖座类型开始爆发,反倒传统的优势类型并不出彩,这种趋势一直延续至今。

  通过这个时间轴,会发现如今网络电影盛行的,正是10年前院线电影的类型,一些院线电影被淘汰的作品,一些审美存在严重滞后的作品,跟网络受众无缝对接了。不论是《奇门遁甲》亦或《倩女幽魂》,它们都被一个群体淘汰,却被另一个群体接受,这足以令它们鹤立鸡群,成为超级爆款了。

  电影观众8年前看《画壁》,正如现在网络观众看《倩女幽魂》,电影观众会说,这是我8年前看剩下的。所以,网络电影是院线电影的一种滞后,这中间或许隔了8-10年左右时间,基于电影受众3、5年更新一代的速度,那么网络电影跟院线电影便隔了两代。在网民还在消费初代产品的同时,院线观众早已欣赏第三代产品。

  其次,审美的提升。一切都在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发生着变化,这种审美、认知的提升是持续性的。拿院线电影来说,观众在提升审美的同时,倒逼着内容端的更新换代。

  观众审美的提升,倒逼着那些被淘汰的东西只能涌入互联网,来面对那些审美存在滞后的网络群体,两大因素最终激发了如今奇幻类型网络电影的爆发,这便是一个个网络电影爆款诞生的秘诀。它的成功经验,院线电影一丁点都借鉴不了。

  尽管网络电影一直被院线审美碾压,但它也算是对院线的一种补充,毕竟人群是多维的,院线电影触达不到的地方,也正是网络电影所覆盖的地方。当然,对于网络电影制作群体,能赚到钱总是好事,能吸纳大量的就业人口也是好事。

  然后,提升级别走进院线肯定是梦寐以求的理想,毕竟在大银幕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字幕里,还是一件分外激动的事儿。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