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主办,中国家庭报社、家庭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赛诺菲巴斯德公益支持的网络直播节目《疫苗说》,于4月21日-27日期间,每晚20:00-21:00在快手、芒果tv、人民直播、抖音、今日头条等平台放送,全网实时收看数达839.7万。据悉,由中国家庭报主办的面向全国疾控系统开展的疫苗科普短视频征集活动也已同步启动,可关注中国家庭报官微投稿参与。 据了解,该系列节目是为4月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专门策划设计的。“及时接种疫苗,共筑健康屏障”是今年的宣传主题,也迎合了广大因疫情更改接种计划的家庭的需求。每期节目设有不同主题,特邀专家从不同角度为网友答疑解惑。观众可从中获知疫苗相关知识、政策,了解科学接种、补种的策略,从而能够走近疫苗、用好疫苗,让这个小小的“健康种子”持续守护家人健康。 北京市朝阳区疾控中心生物制品科副主任医师白云骅为观众讲解了疫苗的作用机制和历史发展,他将疫苗比作断头的“矛”,刺激免疫系统“演习”,从而应对疾病威胁。生动形象的比喻,让观众对疫苗的本质及重要作用产生了直观认识。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重点介绍了疫苗的新动态和未来研发方向,特别是疫苗接种在我国的发展趋势。他还分析了今年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的主题“及时接种疫苗、共筑健康屏障”,指出接种疫苗关系国计民生,对公共卫生健康发展具有长远的重要意义。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保健科副主任医师郑东旖,对迟种漏种的影响、疫情后的补种政策进行了科普,为关心孩子的爸爸妈妈带来“儿童疫苗接种知识大全”。她提醒观众,延迟补种对已接种剂次的效力几乎没有影响,家长们不必过于紧张;五联疫苗、麻疹疫苗等有严格的月龄、年龄限制的疫苗,则建议在一个时间点前完成接种。 对于全民瞩目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陈薇透露了自己团队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她表示,从3月16日开始的第Ⅰ期临床试验比较顺利,在此基础上,第Ⅱ期研究已经开始,目前第Ⅱ期的500位志愿者处于观察期。如果一切顺利,5月份有望迎来揭盲。陈薇还特别表达了对广大志愿者的敬意,她说:“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踊跃参与的背后,是志愿者对科研人员的信赖,更是百姓对祖国科技的一种信赖。以后,我们各行各业还是要带着自信,更稳更快地往前走。我们要相信整个民族的能量和我们自己的价值。” 疫情防控期间,武汉金银潭医院被喻为“风暴之眼”,院长张定宇不顾自己身患“渐冻症”、妻子感染新冠肺炎,一直坚守在医院救治患者。在节目现场,他分享了自己对疫苗的认识,以及“战疫”经历和后续工作计划。他透露,金银潭医院将陆续恢复普通病人的传染病收治工作,很多从1月至今没有休息的同事也开始轮休。“我特别想感谢我们的国家,我们能有这么一个强大的祖国,能够动员这么强大的力量来对付疫情,让我们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扑灭这场疫情。”张定宇说。 |